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勇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电磁
  • 2篇电磁模型
  • 2篇B1
  • 2篇场均匀性
  • 1篇时域有限
  • 1篇时域有限差分
  • 1篇胎儿
  • 1篇下人
  • 1篇SAR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黄绮华
  • 2篇辛学刚
  • 2篇高勇

传媒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微波学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场和超高场MR下人体内B_1场均匀性及SAR随场强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高场和超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具有高的信噪比,可获得高分辨率的图像,成为磁共振的发展趋势。在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射频线圈产生的射频磁场(B1场)均匀性将直接影响图像质量,且人体组织对射频能量的过多吸收会给受检者带来安全问题,因此研究高场和超高场MR下人体组织B1场均匀性和特定能量吸收率(SAR)随场强变化的关系意义重大。为了准确分析不同场强下人体组织B1场均匀性和SAR值分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以真实女性盆腔电磁模型作为磁共振系统中TEM体线圈的负载,在磁通密度为1.5、3、7 T下分别对盆腔内部B1场和SAR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分析不同场强下人体内部B1场分布均匀性和SAR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磁通密度由1.5 T分别增加到3和7 T时,B1场的均匀性分别降低11.54%和49.97%,盆腔各组织SAR的平均值最大提高4.7和24.14倍,局部最大值最大提高5.5和22倍;而且随着场强增高,人体内深层组织吸收的射频能量显著增加,7 T时皮肤、肌肉和组织液的SAR已经超出了安全阈值。可见,B1场均匀性和SAR值随场强增高变化显著,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TEM线圈进行优化,以提高成像效果并确保受检者安全。
黄绮华高勇辛学刚
关键词:SAR时域有限差分电磁模型
高场胎儿磁共振成像SAR分布及B_1场均匀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在确实需要的前提下,孕期满3个月的孕妇可行MRI检查,相关研究已经证实1.5 T胎儿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相对安全,但3 T胎儿MRI检查的安全性相关研究还很不够,随着3 T MRI设备在临床应用数量快速增加,加强相关研究非常有必要。为了分析3 T胎儿MRI检查的安全问题和成像质量,根据医学图像和国际标准建立了孕妇盆腔电磁模型,参照临床常规,分别在1.5 T和3 T鸟笼发射线圈激励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用于衡量MRI安全问题的特定能量吸收率(SAR)和影响图像质量的射频B1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分析。数值结果表明,3 T下孕妇盆腔各组织SAR的平均值和局部最大值分别比1.5T最多提高了2.79倍和3.96倍。特别地,3 T下皮肤、羊水SAR的局部最大值超出了安全阈值;3 T下过子宫颈、子宫体和子宫底的3个横断面上子宫区域内B1场的均匀性比1.5T分别降低了19%,25%和21%,而且3 T下子宫内B1场均匀性低于67%。结果表明,过高的局部SAR值和B1场的不均匀性将成为3 T磁共振应用于胎儿成像的主要限制因素。
黄绮华高勇辛学刚
关键词:B1场均匀性电磁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