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燕

作品数:29 被引量:86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青少年
  • 7篇少年
  • 5篇父母
  • 4篇家庭
  • 4篇孩子
  • 3篇社会
  • 3篇青年
  • 3篇母亲
  • 3篇教育
  • 3篇父母亲
  • 2篇社会工作
  • 2篇亲子
  • 2篇主体性
  • 2篇文化
  • 2篇离婚
  • 2篇互动
  • 2篇家长
  • 2篇父母离婚
  • 2篇城市
  • 1篇当代青年

机构

  • 19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 4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上海财经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26篇韩晓燕
  • 4篇石丹理
  • 3篇郭娟
  • 2篇文旻
  • 2篇李美羚
  • 2篇赵鑫
  • 2篇田晓丽
  • 1篇魏雁滨
  • 1篇邓敏如

传媒

  • 3篇当代青年研究
  • 3篇清华大学学报...
  • 2篇社会
  • 2篇浙江学刊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家庭教育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科学发展
  • 1篇现代基础教育...
  • 1篇社会建设
  • 1篇都市社会工作...
  • 1篇“网络与青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3篇199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研究
韩晓燕
“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的成效评估——基于华东地区的实证研究
2014年
田家炳"共创成长路"课程项目旨在促进中国青少年正面成长。2011-2012年在课程实施的第一学年结束时,来自4所田家炳中学的1049名学生完成了主观成效评估表,用于评估该课程参与者对课程和导师的看法以及课程的有效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课程成效和导师质量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时,为了评价教师对课程本身、对自己及对课程成效的看法,有21位"共创项目"教师完成了主观成效评估表。通过对课程参与者(学生)和实施者(教师)填写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课程本身、课程教师及其课程成效均得到正面评价。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田家炳"共创成长路"项目在中国的继续开展与推广价值。
韩晓燕石丹理赵鑫
多元地展现自我 促进孩子成长
2006年
社会是多元的,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是多元的。提高思想认识,引导孩子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展现自我,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不可推卸的的责任。
韩晓燕
关键词:孩子成长家长
流动人口子女及其服务者的增能:以“大哥哥大姐姐计划”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增能"承认并注重发展有需要的人群在个人、人际和政策三方面的潜能,从而有能力对抗过大压力的环境,并强调服务者和服务对象的互动在增能中的作用。研究者同时作为服务中的专业提供者,对"大哥哥大姐姐计划"项目长达五年的过程跟踪和观察,探索了存在于服务对象和服务者个人、人际和政策方面的"增能"这一社会事实,着重对增能过程进行展现。以往有关增能的实务研究多聚焦于服务对象的单向增能,本文通过实务研究展现了服务对象和服务者双方的增能,拓展了有关增能的研究,并强调了增能的互动过程。
郭娟韩晓燕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人口子女主体性
孤独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生成过程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22年
连带污名是社会科学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采用参与式观察与个案访谈法,考察孤独症儿童父母连带污名的生成过程及其应对策略。连带污名一方面来源于公众对孤独症儿童父母污名的外化过程,另一方面来源于孤独症儿童父母自身将污名内化的过程,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层面共同作用生成连带污名。当面对连带污名时,孤独症儿童父母会采取重构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向外积极解释、自我增能和赋权等积极的策略来应对,体现了孤独症儿童父母的能动性。在本土化语境下展开对这一议题的探讨有助于为孤独症儿童家庭的社会工作干预服务提供理论参考。
黄翠萍韩晓燕
青少年对父母亲职及亲子关系质量的认知:香港与上海的比较被引量:10
2006年
本研究最基本的问题是:香港和上海的青少年在父母控制,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方面是否存在着差异。香港(3,017名)和上海(3,022名)的中学生对以下几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父母行为控制、父母心理控制、透过中国文化本土观念评估的父母管教、父母对传统中国文化亲职信念的认同、亲子关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相对于上海的父母,香港父母的行为控制较弱,就传统中国文化管教观念而言的管教较弱,对传统中国文化管教子女信念的认同较弱,但他们的心理控制较强;2)相对于上海的青少年,香港的青少年认为亲子关系质量较差,他们的心理健康较差,并不太愿意在放学后回家,与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在一起。
石丹理韩晓燕李美羚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
“新二元结构”破解对策的经验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城市里户籍和非户籍"新二元"结构给有限的社会资源、社会管理以及社会制度带来巨大的挑战,由于制度性缺失导致的城市内部非户籍人口与户籍人口之间享受不同种类和水平的公共服务。近年来闵行区在破解"新二元"结构方面尝试重要举措,积累了诸多经验。确定"以人为本、以综合管理为核心、以社会融入为目标"为基本原则,注重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韩晓燕
关键词:流动人口管理
加强父母亲职增进亲子关系——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工干预
“网络成瘾的综合干预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学生自填问卷以及老师和家长填问卷,最后确定了网络成瘾学生的名单。在这些名单中选取了10名学生进行社工干预的尝试,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里父母亲职缺失和亲子关系欠佳的现状,笔者提出采...
韩晓燕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家庭教育
文献传递
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与城市归属感:积极发展的中介效应
2021年
为探讨学校满意度对流动儿童城市归属感的影响,以及积极发展在学校满意度与城市归属感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积极发展量表、学校满意度和城市归属感统计问卷对上海市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对于是否留在城市呈现摇摆不定的态度,城市归属感程度不高,积极发展水平一般;学校满意度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流动儿童的积极发展水平,进而经由积极发展的能力和自我价值因子增强流动儿童的城市归属感;积极发展在学校满意度与城市归属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黄翠萍韩晓燕章志敏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校满意度城市归属感
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被引量:1
2006年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成为好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几乎成了现在每一位家长不加思考的追求目标,然而,他们的路途崎岖,负荷沉重。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家长们遇到种种挑战:学习成绩差、亲子冲突、孩子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等。这一切都让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成为好家长?家长应如何对待孩子的快乐健康和分数成绩?家长是否要成为老师的助教?家长该如何平衡权威?家长如何与孩子共同成长?
韩晓燕
关键词:家长孩子望子成龙心理问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