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天平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综合征
  • 2篇疗效
  • 2篇患儿
  • 2篇激素
  • 2篇儿童
  • 1篇蛋白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肾病
  • 1篇原发性肾病综...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哮喘
  • 1篇脂肪
  • 1篇脂肪酸结合蛋...

机构

  • 5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赵天平
  • 2篇陈华刚
  • 1篇蔡强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与长春新碱辅治小儿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42例和B组41例。A组给予泼尼松龙和长春新碱治疗,B组给予泼尼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8.1%高于B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新碱辅助激素治疗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效果优于环磷酰胺,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赵天平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依赖型环磷酰胺长春新碱
ACT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在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95例患儿在停用激素后复发或治疗期间复发,将重新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上调激素剂量治疗的患儿纳入GC组,采用ACTH治疗的患儿纳入ACTH组,观察治疗前与治疗期间两组患儿激素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结果 ACTH组35例(83.3%)治疗期间未再复发,7例(16.7%)患者因感染导致频繁复发,治疗无效。GC组41例(77.4%)治疗有效,12例(22.6%)单纯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ACTH组与GC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ACTH组患儿GC用量显著高于GC组(P<0.05)、身高增加显著高于高于GC组,体重增加显著高于低于GC组、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显著低于GC组(P均<0.05)。结论 ACTH方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效果肯定,可降低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改善患儿生长发育的抑制、减轻避免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
赵天平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安全性
血清瓜氨酸联合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瓜氨酸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胃肠损伤(AGI)患儿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PICU住院的226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28天生存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组(181例)和死亡组(4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瓜氨酸和I-FABP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21.09±6.12)分vs(18.23±6.14)分]、血清CRP[(59.39±6.73) ng/ml vs(53.00±7.85) ng/ml]、PCT[(3.74±0.78) ng/ml vs(2.55±0.64) ng/ml]、I-FABP[(1 391.76±191.74) ng/L vs(960.91±90.88) ng/L]水平高于存活组,PCIS评分[(75.38±7.66)分vs(79.45±7.40)分]、血清瓜氨酸[(13.92±5.19)μmol/L vs(24.25±5.58)μmol/L]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21.971,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OR=1.692,95%CI:1.156~2.187)、血清瓜氨酸(OR=0.863,95%CI:0.779~0.932)和I-FABP(OR=1.782,95%CI:1.169~2.985)水平是预测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瓜氨酸和I-FABP两者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2%和94.8%。结论:血清瓜氨酸、I-FABP水平是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合并AGI患儿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赵天平陈华刚
关键词:脓毒症瓜氨酸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预后
中性粒细胞和白蛋白的比值对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NEU)和白蛋白(ALB)的比值(NAR)对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72例严重脓毒症患儿入住儿童ICU(PICU)第1天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指标及预后资料,比较28d存活患儿与病死患儿上述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入住PICU第1天NAR对小儿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按截断值分为高NAR组与低NAR组,比较两组28d生存率。结果172例入住PICU的严重脓毒症患儿28d生存率为79.1%。病死患儿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以及NEU、脑钠肽(BNP)、降钙素原(PCT)、NAR均高于存活患儿,ALB低于存活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NAR是预测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174(1.021~1.292)、1.183(1.026~1.293)。NAR评价小儿严重脓毒症预后的AUC为0.892,截断值为0.603,灵敏度为0.917,特异度为0.706。高NAR组28d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PICU第1天NAR能较好地预测小儿严重脓毒症的预后,NAR>0.603时患儿病死风险明显增加。
赵天平陈华刚
关键词:脓毒症中性粒细胞白蛋白预后儿童
维生素D3辅助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3治疗儿童重度持续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儿童重度持续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抗炎、解痉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3治疗,疗程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12月后IgA、IgM、IgG、IL-6、IL-13、TNF-α和FEV 1、FEV 1/FVC;及两组12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及复发时间。结果治疗6、12月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IL-6、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FEV 1、FEV 1/FVC两组比较无差异性(P>0.05);观察组12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首发至复发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3辅助治疗重度哮喘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及延长复发时间。对肺功能作用有限。
赵天平蔡强
关键词:维生素D3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炎症因子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