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给药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给药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PS气管内滴入治疗,研究组采用PS联合布地奈德气管内滴入治疗。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OI)]、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BPD发生情况、PS使用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PaO_(2)及OI均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BPD发生率及PS重复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PD分级及PS使用次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PS气管内给药治疗NRDS患儿可改善肺功能,减少机械通气、吸氧及住院时间,降低BPD的发生率和PS重复使用次数,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李艳平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管内给药布地奈德肺表面活性物质
- 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DQ值和Gesell各能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行为的发育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李艳平
- 关键词:多巴胺纳洛酮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
- 盐酸氨溴索辅助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基层医院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氨溴索联合CPAP治疗和常规CPA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血氧饱和度、X线胸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24-48h、72h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CPAP治疗NRDS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经济有效,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李艳平陈书平张竹君王雅敏
-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及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及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37例采用VDLD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血常规及凝血指标、T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治疗前2组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差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凝血指标中纤维蛋白原异常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以上各项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VDLD化疗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近期疗效满意,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血常规及凝血指标,提高免疫功能,并且用药安全性可靠。
- 陈书平李艳平王雅敏
-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T细胞免疫功能
- 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受损情况。结果对照组13例发生肾损害,发生率26%;治疗组3例发生肾损害,发生率为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李艳平
- 关键词:多巴胺新生儿窒息肾损伤
- 儿科急诊256例惊厥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诊惊厥患儿的常见病因,为儿科急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急诊就诊于河南省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儿科的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伴发热203例(79.3%),其病因以感染所致热性惊厥为主,颅内感染6例(2.3%);不伴发热53例(20.7%),其病因复杂,以癫痫、代谢紊乱、中毒常见。结论:〈3个月小婴儿以代谢紊乱、颅内出血多见;3个月~1岁婴儿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同时要警惕颅内感染、癫痫、先天发育异常;1~6岁小儿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但要注意癫痫、中毒、颅内感染;〉6岁儿童惊厥病因以癫痫为主。
- 陈书平李艳平
- 关键词:急诊惊厥病因
-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济源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8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相关临床指标、血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0%,37/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观察组用药时间、呼吸暂停消失时间、用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72 h,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2 h,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总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可缩短用药及氧疗时间,提高动脉血氧合指数,且安全性较高。
- 李艳平安红军陈书平
- 关键词:纳洛酮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
- 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观察对象,其中重度组50例,轻度组50例,同时选取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新生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Alb)、血清肌酐(Cr)和血清尿素氮(BUN)等临床指标,以及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不同时间临床指标情况。结果三组新生儿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窒息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临床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Alb、Cr和BUN等是新生儿窒息患者肾功能损害症状的主要评定指标,能够直接反应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水平,所以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艳平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程度肾功能损害
- 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指标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210对夫妻及新生儿,对其血型进行鉴定,采集新生儿血液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并将产后母血做IgG抗A(B)抗体效价予以试验分析,观察其指标对比。结果通过检测,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22.9%(48/210)。O-A-A型阳性率33.3%,O-B-B型阳性率13.3%,O-AB-A型阳性率28.6%,O-AB-B型阳性率20.0%,母血清效价超过1∶32者有71.4%。结论新生儿溶血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对其临床征兆需及早发现并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 李艳平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