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hB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抑制其凋亡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产肝细胞受体B1(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 receptor B1,EphB1)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C-9706细胞增殖、迁移、侵袭... 张键 罗咏萍 刘毅 陈宗华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 PI3K/AKT 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早癌1例 2023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反复吞咽困难伴反酸12年,加重3月”入院。门诊胃镜检查(清醒状态下)提示:食管腔扩张,腔内有较多浑浊潴留液,食管下段可见环形收缩,贲门口紧闭,进境困难,齿状线距门齿约40cm。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下段-贲门呈鸟嘴征,钡剂通过缓慢,其上段食管明显扩张,最宽约4.3cm,黏膜紊乱,钡剂存留,考虑贲门失弛缓症,见图1A。 黄昊 刘毅 曹敏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 食管腔 齿状线 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EVB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EVB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止血成功率、治疗效果、静脉套扎次数、注射点数、手术前后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急诊止血成功率95.16%高于对照组的82.26%(P<0.05),研究组的静脉套扎次数、注射点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研究组治疗显效率69.35%、有效率29.03%、无效率1.61%,对照组治疗显效率50.00%、有效率41.94%、无效率8.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b、WBC、PLT、PT、T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b、WBC、PLT、PT、T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Hb、PLT测定值较本组术前显著提高(P<0.05),PT、APTT测定值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9.68%低于对照组的24.19%(P<0.05)。结论内镜下套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注射治疗EVB患者的效果优于内镜下套扎联合聚桂醇注射的效果。 刘毅关键词:内镜下套扎 组织胶注射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聚桂醇 98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胃息肉患者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行胃镜检查的1 852例患者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对所发现的胃息肉行内镜下观察,并行内镜切除术治疗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本组98例患者中,单发性息肉占56.12%,多发性息肉占4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腺息肉发病率最高,占60.20%,其次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分别为23.47%、12.2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体和胃底为胃息肉的高发部位,占71.43%,胃窦其次,占17.3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炎症性息肉H.pylori阳性率最高,为75.0%;增生性息肉也高,为69.57%,显著高于胃底腺息肉和幼年性息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幼年性息肉近端胃及远端胃浅表性炎症的几率较萎缩性炎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胃穿孔、切口感染等;6个月后随访80例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胃息肉以单发性为主,胃底腺息肉发病率较高,易出现浅表性炎症,可分发于胃黏膜任何部位,以胃体和胃底最为常见,H.pylori感染可能与增生性息肉有关。 罗咏萍 刘毅 杨丽莎 陈洪 颜天琼 陈扬关键词:胃息肉 内镜治疗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其经济学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消化科门诊治疗的84例老年RE患者分成埃索美拉唑组与奥美拉唑组,每组患者42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第4、8周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病变,对治疗方案进行成本(C)-效果(E)分析。结果:两组治疗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食管炎愈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第4周(P<0.05);其中埃索美拉唑组第4周和第8周的临床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治疗第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和食管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P<0.05);埃索美拉唑组4周、8周治疗的C/E值均低于奥美拉唑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老年RE的临床疗效上优于奥美拉唑,且C/E较低,临床上具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 罗咏萍 刘毅 杨丽莎 陈洪 颜天琼 陈扬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反流性食管炎 成本-效果分析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组织样本,其中胃癌6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检测各组组织样本中ARID1A、E-钙黏蛋白(E-cadherin)以及EphA2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结果: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RID1A、E-cadherin、EphA2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ARID1A、E-cadherin表达逐级递减,EphA2表达逐级递增;在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及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ARID1A与E-cadher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性,EphA2与E-cadherin、ARID1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存在ARID1A、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的情况,而EphA2表达逐级递增,且其表达可互相影响,其中ARID1A可直接影响EphA2、E-cadherin的表达,可将ARID1A作为胃癌治疗的新靶点。 胡筠 陈扬 陈宗华 罗咏萍 刘毅关键词:E-钙黏蛋白 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及肿瘤异常蛋白检测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析蓝激光成像结合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blue laser imaging,M-BLI)结合肿瘤异常蛋白(tumor abnormal ptotein,TAP)检测技术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内镜检查时发现食管黏膜色泽、结构形态异常的115例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证实早期食管癌65例、非瘤性病变5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普通内镜、M-BLI及TAP检测,以病理组织检查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评价其诊断食管癌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果在M-BLI内镜诊断下结果A型38例、B1型23例、B2型9例、B3型25例;在碘溶液染色内镜诊断下结果为着色良好52例、着色不佳63例;病理诊断结果食管炎、黏膜组织慢性炎23例、低级别上皮瘤变27例、高级别上皮瘤变65例;M-BLI内镜及TAP检测技术早期食管癌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检查;早期食管癌组M-BLI内镜和TAP检测技术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早期食管癌TA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肿瘤性病变(P<0.05);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M-BLI内镜检测(χ^(2)=4.188,P=0.041)、单一TAP检测(χ^(2)=15.266,P=0.000)。结论M-BLI内镜结合TAP检测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性较好,准确度高,可为临床食管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刘毅 曹敏 胡筠 黄昊关键词:放大内镜 食管癌 泮托拉唑与吗丁啉和铝碳酸镁三联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病患者126例,按照完全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与铝碳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相关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率较对照组高,而观察组上腹疼痛、上腹不适以及头晕、恶心呕吐、腹胀、嗳气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并且观察组烧灼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咽部异物感等症状缓解或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结论泮托拉唑、吗丁啉、铝碳酸镁三联疗法对慢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曹敏 刘毅 张强 黄昊关键词:慢性胃炎 泮托拉唑 吗丁啉 铝碳酸镁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与其他原因所致胰腺炎相同,但更易发展为重症;半数以上患者血淀粉酶正常或轻度增高;所有患者均有血清脂浊,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明显增高;早期腹部B超阳性率低而腹部CT或MRI均有阳性发现。对急性胰腺炎除常规治疗措施外,还应针对高血脂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胰岛素、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血脂水平多在4~7天降至5.65mmol/L以下,均顺利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血甘油三酯(TG)增高达到标准以及影像学支持,血淀粉酶的临床意义不大。迅速降低血TG水平是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早期治疗的关键。 陈忠华 陈扬 罗咏萍 刘毅关键词:高脂血症性胰腺炎 降脂治疗 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内镜新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疑似有消化道早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采用内镜新技术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检查,比较2组诊治效果。结果研究组检出消化道早癌患者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检出率为6.00%;对照组检出消化道早癌患者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检出率为0.67%,2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手术时间(42.33±5.21)min、住院时间(5.68±1.90)d以及住院费用(1.46±0.28)万元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89.68±15.66)min、住院时间(12.45±2.32)d以及住院费用(2.88±0.55)万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新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出率和治疗效果。 刘毅 颜天琼关键词:内镜 消化道 早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