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晓琴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肽对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血清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疗效及对血清IL-18和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疗法组(常规组)及常规疗法+胸腺肽组(胸腺肽组),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炎性细胞因子IL-18和TNF-α,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与健康儿童比较。结果胸腺肽治疗组有效率为95%,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VMC患儿治疗前急性期TNF-α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胸腺肽治疗组治疗后恢复期TNF-α较急性期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8恢复较慢;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恢复期TNF-α和IL-1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胸腺肽注射液治疗VMC患儿,能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王雪玉翁晓琴
- 关键词:胸腺肽病毒性心肌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
-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sTREM-1、MMP-9、α1-AT、25(OH)D3水平与感染类型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α1-抗胰蛋白酶(α1-AT)、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类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在医院分娩的115名健康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比较两组血清sTREM-1、MMP-9、α1-AT、25(OH)D3水平,根据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类型分别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65例)、非细菌感染组(44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TREM-1、MMP-9、α1-AT、25(OH)D3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类型的鉴别价值。结果感染组血清sTREM-1、MMP-9、α1-A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非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sTREM-1、MMP-9、α1-A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血清25(OH)D3水平低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四项指标联合鉴别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6,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54%和77.27%。结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生可引起血清sTREM-1、MMP-9、α1-AT、25(OH)D3水平变化,同时该四项指标对感染性肺炎新生儿感染类型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
- 周秀华翁晓琴周娟方英蒋叙川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25羟维生素D3
- 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 2015年
- 目的 :分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58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早产儿。对对照组早产儿进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NRDS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早产儿相比,观察组早产儿的Pa O2较高,其Pa CO2较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儿在进行治疗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取得确切的效果,能显著改善新生儿的肺功能。
- 翁晓琴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