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国辉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高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宜春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正压通气
  • 2篇气道正压
  • 2篇气道正压通气
  • 2篇经鼻持续气道...
  • 2篇经鼻持续气道...
  • 2篇NCPAP
  • 2篇持续气道
  • 2篇持续气道正压
  • 2篇持续气道正压...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单核细胞增多...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新生儿呼吸窘...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重症肺...

机构

  • 3篇高县人民医院

作者

  • 3篇吴海泉
  • 3篇李国辉
  • 2篇林莉
  • 2篇江小英
  • 1篇张宏

传媒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本次实验以该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治疗组,以2006年6月—2008年6月收治1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未行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率、呼吸、平均氧和指数以及需要转为机械通气的比例。结果治疗组临床改善情况,心率、呼吸、平均氧和指数明显改善,需要转为机械通气的情况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可降低使用机械通气的几率,减少并发症。
吴海泉林莉李国辉江小英张宏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疗程时间对IM患儿EBV抑制及复发率的影响
2022年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疗程时间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EBV抑制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月-12月上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IM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长疗程抗病毒治疗,观察组用短疗程抗病毒治疗。对比2组症状缓解时间、EBV抑制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咽峡炎、脾肿大、肝肿大、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EBV-DNA.EBV CA-IgM阳性率分别为7.50%,5.00%,均与对照组的5.00%,0.00%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_(3)、CD_(8)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T淋巴细胞CD_(4),CD_(4)/CD_(8)水平均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CD_(3)、CD_(8)、CD_(4)、CD_(4)/CD_(8)水平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内EM复发率为5.00%,与对照组的2.5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短疗程抗病毒治疗能获得与长疗程抗病毒治疗接近的效果,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发挥良好保效减毒效果,值得推广。
余永波王国平聂优华李国辉吴海泉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抗病毒治疗复发率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婴幼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NCPAP,观察NCPAP应用前后缺氧改善情况,并发症及转归。结果经过临床治疗,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临床治疗前后PaO2、PaCO2、心率和呼吸等各项指标对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适合应用于婴幼儿重症肺炎,早期呼吸支持,能有效改善缺氧和促进疾病转归,耐受性、安全性好。
吴海泉李国辉林莉江小英易冬兰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婴幼儿重症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