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骨折
  • 2篇股骨
  • 1篇电子病案
  • 1篇多节段
  • 1篇多节段脊髓型...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医疗服务过程
  • 1篇医疗环节质量
  • 1篇医疗文书
  • 1篇医师
  • 1篇医务
  • 1篇医务人员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管理
  • 1篇医院信息
  • 1篇医院信息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远期
  • 1篇远期临床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海南农垦总局...

作者

  • 11篇陈定中
  • 3篇赵海
  • 2篇李文斌
  • 1篇许德华
  • 1篇郭勇
  • 1篇刁利华
  • 1篇王宏
  • 1篇王春玲
  • 1篇魏节
  • 1篇赵建平
  • 1篇徐武夷
  • 1篇聂晓红
  • 1篇黄泽平
  • 1篇程巧燕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海军总医院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系统工程...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1
2004年
刁利华郭勇陈定中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护理工作精神病
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从而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3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感染率及感染因素,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6例患者中有2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12%;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手术切口感染,分别占39.13%、34.78%、26.09%;共检出病原菌2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6株占69.56%;患者年龄、有慢性病史、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术中出血量均是诱发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易发生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针对可能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陈定中赵海唐闻海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医院感染
落实管理规章制度 提高电子病案质量
2002年
分析电子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应采取的相应管理方法、措施 ,建立健全的质控规章、制度 ,为提高医院电子病案质量提供参考。
程巧燕许德华李文斌陈定中赵建平王春玲
关键词:电子病案质量管理医院信息化
对比分析分节段减压融合术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比分析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分节段减压融合术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的中远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实行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实验组患者实行分节段减压融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手术指标以及中远期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远期的融合节段角度(8.45±4.83)°、全颈椎增加角度(12.89±4.2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中远期的融合节段角度(10.55±2.87)°、全颈椎增加角度(14.45±4.72)°;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中期的JOA脊髓功能评分和JOA脊髓功能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的远期的JOA脊髓功能评分和JOA脊髓功能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节段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远期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陈定中赵海唐闻海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医疗环节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控制
势下,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的重点逐步从终末质控向环节质控转变。文章就医疗环节质量与基础质量结构的关系和医疗过程各环节质量的关系,结合该院环节质控的经验,就建立标准体系、组织网络和前馈--现控--反馈质控等有效控制方法进行了初...
陈定中
处方质量调查分析
1995年
徐武夷陈定中
关键词:处方质量不合格处方住院医师发生率处方书写医疗文书
运用《科室工作志》 加强科室管理
1995年
为帮助科主任抓好科室管理,我们编制广《科室工作志》。通过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实施科室目标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是科室发展建设的重要文书档案,是医院检查、评价、指导科室工作的重要依据。
陈定中魏节
关键词:科室管理
医疗环节质量控制初探被引量:5
1998年
陈定中
关键词:医疗服务过程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40
2015年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于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接受诊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对照组患者给予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为优的患者34例(70.83%),多于对照组的22例(45.8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Harris评分[(84.9±13.4)分]高于对照组[(73.2±14.5)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31.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PFNA内固定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陈定中赵海唐闻海
关键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人工股骨头置换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医生满意率调查与医疗质量改进
2004年
以改进临床医生医疗工作质量为目的 ,通过住院患者对医生满意度的调查 ,对医疗质量进行对比分析、适时讲评、意见反馈 ,有效地促进了对临床医生的质量管理。实施经常性的临床医生满意率调查 ,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质量改进制度 ,是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
陈定中聂晓红
关键词:满意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