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相关问题与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1高流行趋势与可靠研究的缺乏
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超过1.7亿人,并预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翻倍[1]。截至2006年,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二大国,有近4000万糖尿病患者,仅次于印度。糖尿病增加了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2],糖化血红蛋白每增加1%,
- 吴正蓉戚龙王攀陈玉梅
- 关键词:心力衰竭糖尿病危险性
- 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器在ICU室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在ICU床旁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器救治心动过缓、心室纤颤、心外因素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纳入不同心律失常及心肺复苏患者共31例,进行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观察治疗的有效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左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穿刺成功,共有5例患者穿刺部位渗血,经压迫止血有效,没有出现感染、栓塞、气胸、心肌穿孔、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安置起搏器后,加用药物治疗,有效26例,有效率83.87%。结论在ICU室开展床旁紧急临时心脏起搏技术,正确掌握适应证,植入漂浮起搏电极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及特殊情况下的心脏骤停患者具有快速、安全、有效的优势。
- 吴正蓉陈玉梅曹益瑞王攀戚龙
-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器
- 美托洛尔对难治性正常射血分数性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治疗射血分数正常的难治性急性左心室衰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①纳入50例发病在24h内,首次因端坐呼吸及呼吸困难突出者而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但超声检查射血分数(LVEF)≥45%;②经标准药物治疗无效或加重,NYHA分级达到Ⅳ级心功能的患者;③监测中心静脉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肺部罗音、呼吸次数、尿量,以及临床症状;④静脉推注美托洛尔5mg后,口服美托洛尔6.25~25mg,必要时4h重复给予美托洛尔12.5~25mg口服;④给药前后每4h测量中心静脉压1次;⑤治疗前床旁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变化;⑥停用正性肌力强心药物。结果①NYHA心功能改善≥1级者12例(24%),改善2级者17例(34%),改善3级者24例(48%),无改善者3例(6%),院内死亡2例(4%);平均NYHA分级改善程度为2.24±0.89级,P<0.01,有统计学意义;②在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后收缩压下降17.16±26.70mmHg,舒张压下降12.32±18.88mmHg,心率下降48.26±20.22次/min,中心静脉压(CVP)下降7.26±4.28cmH2O,P<0.01,有统计学意义;③治疗后CVP为11.74±3.58cmH2O,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相关系数(r)=-0.389,P<0.01;④美托洛尔的平均剂量为76.50±40.30mg/日,剂量与CVP下降程度相关(r=0.307,P=0.03),与心率的下降显著相关(r=0.643,P=0.000);⑤心率的下降程度与中心静脉压下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35,P=0.002)。结论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利尿剂、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以显著降低血压、心率及中心静脉压水平,尤其通过降低心率使中心静脉压水平下降更有意义,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的临床预后。
- 吴正蓉侯国清庞艳蓉陈玉梅周姚戚龙
-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美托洛尔心功能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ICU的应用和护理
- 2006年
- 对10例ICU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过程、护理及其优点作讨论。提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操作简单,安全性好,有效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保证了病人治疗的顺利进行,值得在ICU病房中推广使用。
- 陈玉梅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 紧急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ICU的应用与护理被引量:7
- 2011年
- 总结了基层医院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的配合护理及体会。包括对41例接受床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7例手术患者成功完成手术并治愈出院,其余32例患者在窦性心律逐渐恢复后,病情稳定,安全出院。认为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是一项新的业务,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护理是保证床边心脏临时起搏器正常运作,预防各种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 周姚陈玉梅王红玉庞艳蓉
- 关键词:临时心脏起搏器ICU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