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建根

作品数:4 被引量:68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单季晚粳
  • 1篇单季晚粳稻
  • 1篇稻曲病
  • 1篇性状
  • 1篇选择育种
  • 1篇优质早籼
  • 1篇育种
  • 1篇杂交
  • 1篇杂交中稻
  • 1篇早熟
  • 1篇早熟品种
  • 1篇早衰
  • 1篇早籼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技术
  • 1篇中稻
  • 1篇上位性
  • 1篇上位性分析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座位

机构

  • 2篇杭州市农业科...
  • 2篇杭州市种子公...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杭州市农科所
  • 1篇杭州市余杭区...
  • 1篇建德市农业技...

作者

  • 4篇赵建根
  • 2篇张镇铭
  • 2篇管耀祖
  • 1篇陈文岳
  • 1篇占小登
  • 1篇曹立勇
  • 1篇李登楼
  • 1篇程式华
  • 1篇景晓阳
  • 1篇何立斌
  • 1篇俞祥群
  • 1篇丁长命
  • 1篇邵达孚
  • 1篇袁绍华

传媒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新农村
  • 1篇杂交水稻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单季晚粳稻要重视稻曲病的防治
2001年
当前有不少单季粳稻的品种(组合),虽然高产优质,但易感稻曲病。1998年和1999年由于气候条件适宜,连续两年单季晚粳稻稻曲病发病较重。据调查,发病率在20%以上,从而造成产量降低、米质下降。
张镇铭丁长命管耀祖赵建根
关键词:单季晚粳稻稻曲病种植密度
优质早籼杭931的选育与推广
邵过孚管耀祖景晓阳俞祥群陈文岳赵建根龚辉
杭931是杭州市农科所于1986年在海南用红突5号与香稻杂交,经6年8代严格筛选于1992年定型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4年-1995年参加杭州市区试亩产413-351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7.97和平产。1996年生产试...
关键词:
关键词:早熟品种选择育种籼稻
水稻耐热性的QTL定位及耐热性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被引量:67
2003年
应用典型的籼粳交组合IR6 4×Azucena花药培养的DH群体及其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 ,在田间及温室高温条件下对该DH群体的结实性状进行考查 ,采用QTLmapper 1.0软件检测控制结实率的加性和上位性效应的QTL。在第1、3、4、8和 11等 5条染色体上 ,共检测到 6个具有加性效应的QTL ,其中位于第 1、3染色体的 2个加性效应QTL来自父本Azucena的等位基因 ,它们是耐热的QTL ,能分别提高结实率 9.5 0和 6 .46个百分点 ,其贡献率分别为 19.15 %和 2 86 %;位于其余 3条染色体的 4个加性效应的QTL来自母本IR6 4的等位基因 ,它能提高结实率 4.33~ 10 .37个百分点 ,在第 1、2、3、4、5、7、8、11等 8条染色体之间还检测到 8对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 ,其贡献率为 2 .2 7%~ 8.13%。同时还对水稻分蘖盛期和抽穗期进行了光合速率的测定 ,发现抽穗期剑叶光合速率与耐热性呈显著的正相关。
曹立勇赵建根占小登李登楼何立斌程式华
关键词:水稻耐热性QTL定位耐热性光合速率数量性状座位上位性分析
化控与粒肥施用对防止杂交中稻早衰的效应被引量:1
2002年
采用不同的调节剂和调节方法 ,对杂交中稻进行了化控和粒肥施用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粒粒饱、TPK或粒肥是较好的防止早衰的增产技术措施 ;在不同化控方法中 ,后保法 (只在后期进行化控 )具有省工、省本和较好的增产效果 ;防止早衰的最佳配套技术为 :秧田 1叶期喷施多效唑 (30 0× 10 -6) ,齐穗后 3~ 5d喷施TPK(0 .5× 10 -6)或破口期喷施粒粒饱 (0 .1% ) ,同时在齐穗后施用粒肥 (尿素 45kg hm2 )。
张镇铭姚金富管耀祖邵达孚赵建根袁绍华
关键词:杂交中稻粒肥化控技术防止早衰增产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