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金煌

作品数:18 被引量:293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城市
  • 6篇城市群
  • 4篇生态
  • 4篇生态安全
  • 3篇植被
  • 2篇生态服务
  • 2篇驱动力
  • 2篇旅游
  • 1篇大学生
  • 1篇单窗算法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表温度反演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加权回归
  • 1篇地温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动态监测

机构

  • 18篇福建师范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福建省湿润亚...

作者

  • 18篇林金煌
  • 8篇陈文惠
  • 5篇祁新华
  • 2篇张岸
  • 2篇林明水
  • 1篇陈松林
  • 1篇陈哲
  • 1篇程煜
  • 1篇陈光水
  • 1篇陆玉麒
  • 1篇林惠花
  • 1篇沙晋明
  • 1篇钟羡芳
  • 1篇张明锋
  • 1篇林广发
  • 1篇陈佳俐
  • 1篇王新歌
  • 1篇刘丽华
  • 1篇韦素琼
  • 1篇刘炜杰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海南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湿地科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2篇2019
  • 9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生态时空格局演化与功能测度被引量:92
2018年
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简称三生)空间的协调,已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基于"三生"空间评价体系,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同时构建"三生"空间功能性指数,探讨了近15年来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时空分异格局、功能性水平分异及其动因。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生产、生活空间均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且呈扩张趋势,生态空间则集中分布于西部山地、丘陵地区且整体呈缩减变化态势;(2)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功能性水平存在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且整体呈降低趋势,功能指数(PLESI)大致以闽三角城市群大都市区的核心-边缘分界线为界划分为东部功能水平较低区(均值为1.96)和西、南部功能水平较高区(均值为2.32);(3)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协调性较差,其竞合、冲突主要由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叠加所致。结果旨在能够为未来闽三角城市群"三生"空间竞合格局演变提供预判依据,并为推进"三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金星星陆玉麒林金煌祁新华祁新华李欣
闽三角地区农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基于闽三角地区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LandsatTM/ETM+/OLI影像提取农田景观数据,并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从景观面积、空间分异、斑块特征以及总体格局4个方面,对比研究了2000—2015年闽三角地区农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并对其生态服务功能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闽三角地区的农田景观以平原水田和丘陵水田为主,面积呈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其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地域上主要集中于泉州市和漳州市;丘陵水田和平原水田的斑块数目最多,斑块面积最大,而平原旱地和山区旱地的斑块数目最少,斑块面积也最小,其中丘陵水田和平原水田更为集中连片,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农田景观格局呈现出破碎度增加、丰富度下降、类型单一化以及聚集度下降的总体趋势;闽三角地区的农田景观格局演变会降低其供给、调节、文化以及支持等生态服务功能。
林金煌吴思佳陈文惠王智蕊程瑞彤陈增文余锦慧
关键词:生态服务功能生态安全
基于GIS的福州市滑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
2017年
滑坡灾害是福州市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并时有发生,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本文立足于福州市现存的滑坡点,利用GIS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孕灾坏境、致灾因子以及承灾体来进行滑坡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滑坡灾害的综合风险整体偏低,主要集中于中等风险、中低风险和低风险,其对应的面积占比分别达到了34.83%、36.16%和18.39%;各县域之间的滑坡灾害综合风险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滑坡灾害综合风险高的地区主要是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和晋安区等市中心地带,而滑坡灾害综合风险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于闽侯县、连江县、马尾区、永泰县和闽清县等郊区地带,这主要是由于滑坡灾害综合风险是由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叠加得到的,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内在驱动可能是市中心的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导致了该地区的人口脆弱性较强、危险性较高,进而引发地区的滑坡灾害综合风险也较高,而郊区的城市引力作用较弱,导致了其综合风险也较低。
林金煌余锦慧
关键词:滑坡灾害综合风险评估GIS
福州江滨公园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5
2016年
对福州市南江滨公园内典型的3种植被类型:阔叶树种(黄花槐)和针叶树种(南洋杉)及草坪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DOC平均含量、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南洋杉、黄花槐和草坪土壤DOC平均含量分别为33.78 mg·kg^(-1)、84.77 mg·kg^(-1)和64.59 mg·kg^(-1),大小顺序为:黄花槐>草坪>南洋杉,针叶树种(南洋杉)土壤DOC含量低于阔叶树种(黄花槐),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DOC含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2)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DOC含量的季节动态明显。南洋杉和黄花槐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模式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而草坪土壤DOC含量季节变化模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研究认为,土壤DOC含量的季节差异不仅与温度、降水等因素有关,植被类型也是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
陈佳俐钟羡芳刘炜杰林金煌陈哲陈光水
关键词:植被类型
不同下垫面遥感指数与地温关系的空间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利用遥感指数解释城市地温(LST)时空特征是国内外城市热环境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遥感指数针对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差异性表达,造成其在不同研究当中对城市地温的解释存在区别。本文选取莆田市都市区为研究区,以2016年7月27日Landsat 8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单窗算法反演地温,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3种遥感指数,并利用同期GF-2影像提取研究区内下垫面类型。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下垫面与地温的关系、各遥感指数在不同下垫面与地温的关系;构建遥感指数-地温的最小二乘拟合(OLS)模型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下垫面对地温有显著影响,受地理空间连续性影响,人工表面的聚热效应会在临近林地、水体的区域减缓,而林地与水体的降温效果也会在临近人工表面时下降,表明下垫面对地温的影响也具有空间差异。(2) NDVI与MNDWI因本身值域特征,在水体区域与非水体区域与地温关系呈现不同的正负相关,而NDBI在定量解释其与地温的关系时呈现稳定的正向相关,因此基于NDBI构建OLS模型,在解读NDBI与LST的关系上,效果会优于NDVI、MNDWI。(3)相较于OLS模型,GWR因充分考虑遥感指数在定量描述与地温关系时存在的空间差异性,能够更好的解释遥感指数与地温的关系,对2个模型的模型残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相较于GWR模型,利用OLS构建的遥感指数-地温关系模型存在一定空间局限。
帅晨沙晋明林金煌季建万周正龙高尚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空间异质性地理加权回归
2000年以来4个时期闽三角城市群中的湿地格局及变化被引量:8
2018年
以闽三角城市群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由2000年、2005年和2010年遥感影像解译出的3个时期的土地覆盖数据和由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数据得到的闽三角土地覆盖数据,提取出湿地信息;选取斑块数量、斑块面积、斑块比例和斑块密度、香浓多样性指数、香浓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标,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研究4个时期的湿地格局及变化,剖析闽三角城市群湿地格局变化的内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湿地总面积明显减少,其中,滩涂面积增加,而河流/湖泊、盐沼、红树林潮滩、水田、水库/坑塘、养殖塘和围垦海域的面积减少;2000~2005年,闽三角城市群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减小,均匀度指数增加,聚合度降低,湿地格局趋于不稳定;2005~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减小,聚合度减小,景观异质性增加;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和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是闽三角城市群中的湿地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吴思佳林金煌陈文惠陈文惠郑振灿李震宇
关键词:景观指数
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11
2018年
生态安全是城市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之一,然而目前城市群生态安全受到巨大的威胁。本文选取2000、2005、2010和2015年Landsat TM/ETM+OLI影像,提取闽三角城市群土地覆盖/生态系统类型数据并结合社会经济要素,从生态系统的面积变动、类型转移和空间格局三方面探讨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15年,城镇生态系统面积呈正增长态势,森林和农田生态系统呈负增长态势,灌丛、湿地、草地和其他生态系统基本保持稳定,各生态系统面积占比顺序为森林>农田>城镇>灌丛>湿地>草地>其他生态系统;2000—2005年,各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相互转移强度小;2005—2010年,生态系统相互转移强度大,城镇生态系统的转入量最大,其他生态系统转出量最大;2010—2015年,生态系统相互转移强度也较大,其他生态系统的转出量最大,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入量最大;2000—2015年,森林生态系统不均匀分布于各区域,农田和城镇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水系基本保持一致,草地、灌丛和其他生态系统分布相对零散,且其景观格局特征基本保持稳定,在斑块数量、斑块密度以及集聚化特征等方面均变化不大,但不同生态系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000—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基本保持稳定,而不同生态系统呈现非均衡变化,不同时期各生态系统的转移强度有显著差异。经济与产业发展、城镇化和城市格局变化等对生态系统尤其是森林、农田和城镇生态系统的格局演变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
林金煌陈文惠祁新华程瑞彤陈增文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系统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闽三角城市群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9年
基于研究区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定量分析其植被覆盖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探究植被覆盖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闽三角城市群低、中低植被覆盖总体增加,中、中高和高植被覆盖总体减少,植被覆盖整体呈退化趋势;闽三角地区植被覆盖水平与垂直空间变化明显,其中在水平空间上,严重退化区和中度退化区主要位于泉州东南区域和厦门地区;在垂直空间上,植被覆盖度分别在海拔1 200~1 500 m、坡度30°~40°达到最大值,阴坡植被覆盖度高于阳坡,而平地植被覆盖度最低;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其中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和GDP的影响较大,双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相对于单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力更强.
吴思佳吴伟陈文惠陈文惠林金煌林金煌
关键词:植被覆盖度
福建省降水空间插值方法比较与区域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选取福建省70个气象站点(其中10个为检验站点)1960—1990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作为数据源,基于Arc GIS10.1平台,采用了反距离权重加权法(IDW)、克里金法(Kriging)和趋势面法(Trend)三种空间插值方法,对降水的最优插值方法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克里金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对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福建省降水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并深受地形的影响,地区降雨量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增的趋势.而在德化、九仙山以及平和地区降水量呈现异常偏大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区域高大山脉的影响下,暖湿气流在地形抬升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降水.
林金煌林广发
关键词:空间插值降水量
大学生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不文明旅游行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文章采用美国学者Dunlap的"新生态范式"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调查环境意识与不文明旅游行为,分析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大学生游客群体中,环境意识得分与旅游行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而环境意识得分和旅游行为得分与旅游次数无显著相关,部分旅游行为与环境意识量表的部分选项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刘丽华林金煌林明水
关键词:环境意识旅游行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