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军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发态物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生物传感
  • 2篇生物传感器
  • 2篇分子
  • 2篇分子识别
  • 2篇杆菌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2篇大肠杆菌
  • 1篇电致发光
  • 1篇动力学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衰减
  • 1篇有机电致发光
  • 1篇糖脂
  • 1篇咔唑
  • 1篇喹啉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喹啉
  • 1篇光材料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电力高等...

作者

  • 3篇张立功
  • 3篇范翊
  • 3篇李亚军
  • 2篇申德振
  • 2篇马保亮
  • 1篇沈冰
  • 1篇蒋大鹏
  • 1篇候芳玉

传媒

  • 2篇发光学报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糖脂功能化聚二乙炔Langmuir-Schaefer薄膜与大肠杆菌的分子识别及动力学过程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在气液界面上研究了 α-D-甘露糖苷 -十六烷 ( MC1 6 )与 1 0 ,1 2 -二十五碳双炔酸混合单分子膜行为 ,二者具有较好的互溶性 .在疏水的玻璃衬底上用 Langmuir-Schaefer( LS)薄膜技术制备单层 MC1 6 /PDA薄膜 ,研究了这种仿生薄膜与大肠杆菌 jm 1 0 9的相互作用 .大肠杆菌 jm 1 0 9对 MC1 6 修饰的聚二乙炔 LS薄膜的吸附 ,使薄膜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可进行定量检测 .动力学研究显示比色响应值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3 min内即有显著变化 ,1 5 min后趋于饱和 ,2 0 min后 CR值达到 2 8% 。
范翊张立功候芳玉马保亮申德振李亚军
关键词:大肠杆菌动力学糖脂分子识别生物传感器
聚乙烯基咔唑与8-羟基喹啉铝混合体系的荧光衰减被引量:2
2002年
报道了 8 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薄膜及其混合体系膜的荧光衰减特性。聚乙烯基咔唑 / 8 羟基喹啉铝重量比 1 0 0∶4的混合膜在波长 5 4 0nm和 4 6 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 6 4 7ns和 8 5ns。重量比 1 0 0∶1 0混合膜在波长 5 4 0nm和 4 6 0nm处的荧光衰减时间分别为 5 5ns和 7 9ns。上述两波长对应 8 羟基喹啉铝和聚乙烯基咔唑分子荧光发射。混合体系的荧光寿命仅为 8 羟基喹啉铝分子荧光寿命的 4 0 % ,同时也低于聚乙烯基咔唑 1 4ns的荧光寿命。
张立功蒋大鹏范翊李亚军申德振
关键词:荧光衰减8-羟基喹啉铝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
大肠杆菌的直接比色检测及其机理
2002年
带有甘露糖的聚双炔薄膜能够识别大肠杆菌并与它们结合 ,更重要的是结合可以导致聚双炔薄膜的颜色发生改变 ,这种颜色变化很容易用裸眼观察到并且可以通过可见吸收光谱定量分析。这种通过聚双炔薄膜对分子识别的直接检测方法不仅为该薄膜在生物传感器发展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而且为诊断应用和筛选新的连接配体提供了可能。此外 ,为了理解颜色变化的机理 ,我们用共振喇曼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双炔的亲合变色特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当由蓝到红的颜色变化发生时 ,聚合物骨架的侧链进行了重新排列 。
马保亮范翊张立功沈冰李亚军
关键词:分子识别大肠杆菌甘露糖生物传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