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影响因素
  • 2篇治疗儿童
  • 2篇卒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疗效
  • 2篇脑卒中
  • 2篇脑卒中患者
  • 2篇就诊时间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卒中
  • 2篇急性脑卒中患...
  • 2篇儿童
  • 1篇地奈德
  • 1篇多巴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缺氧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新生儿缺氧缺...
  • 1篇序贯

机构

  • 11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第二人...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市儿童医...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自贡市第一人...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成都市妇女儿...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唐晓军
  • 2篇方英
  • 2篇何晓玲
  • 2篇陈艳
  • 1篇许峰
  • 1篇郑高峰
  • 1篇陈国兵
  • 1篇李磊
  • 1篇李熙鸿
  • 1篇潘玲丽
  • 1篇付红敏
  • 1篇朱小石
  • 1篇赵荣香
  • 1篇何云
  • 1篇李雪梅
  • 1篇周艳
  • 1篇周艳
  • 1篇杨欣
  • 1篇杨昆
  • 1篇蔡强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系统医学
  • 1篇护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6
  • 5篇2010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危重儿童5G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被引量:1
2022年
危重儿童院际转运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急救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实现医院之间及转运救护车单元信息实时共享。为充分发挥上级医疗机构在诊疗技术、设备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危重儿童安全、快速转运,特制定危重儿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救护车院际转运建设技术规范,规范危重儿童救护车转运的团队建设、设备物资、转运流程及质量控制要求,以达到降低危重症儿童病死率、改善预后的目的。
周艳周艳潘玲丽朱小石胡语航张国英李磊李磊杨昆杨欣何云何云蔡强李雪梅唐晓军赵荣香赵荣香陈国兵陈国兵付红敏付红敏许峰
关键词:危重症
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滞留现状及成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患者滞留现状并探究其成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简阳市人民医院急诊室抢救的4834例患者的资料,依照急诊滞留时间是否超过6 h分成滞留组和未滞留组。以是否滞留为因变量,以可能导致急诊滞留的因素为自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急诊滞留的相关因素。结果抢救患者急诊滞留时间的中位数为4.84 h,滞留时间≤6 h有3721例(占76.98%),滞留时间>6 h有1113例(占23.02%);急诊滞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就诊时间、就诊季节、入院方式、涉及2个以上科室、分流去向、治疗依从性(P<0.05)。结论年龄≥41岁、就诊时间为17:00—<次日08:00、就诊季节为冬季、入院方式为自行入院、涉及2个以上科室、分流去向为住院、治疗依从性一般或差的抢救患者易出现急诊滞留情况。故医院急诊科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妥善的管理措施,以减少急诊滞留时间。
陈双龙谭瑶郑高峰黄月刚罗鹏唐晓军
关键词:急诊影响因素
某市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某市急性脑卒中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首次发作的脑卒中患者646例,记录就诊时间、到达急诊科的方式,分析脑卒中类型、职业、文化程度及首发症状对就诊时间是否有影响。结果 646例患者中,仅17.80%的患者在发病<2 h到达医院就诊,22.45%的患者在发病2~6 h到医院就诊,到达急诊室最常见的转运方式是公交车。脑出血、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就诊时间≤6 h比例高。首发症状以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头痛以及≥3个症状的患者就诊时间短。结论公众对脑卒中的识别能力低、急救意识差,院前急救模式不完善,应完善急救模式并加强对救护人员的脑卒中救治的规范化培训。
方英唐晓军陈艳何晓玲
关键词:卒中就诊时间影响因素
左旋多巴、精氨酸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单日复合与两日序贯激发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左旋多巴、精氨酸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单日复合与两日序贯两种方式激发GH分泌的效果差异。方法将收治的140例矮小症儿童分为复合组(73例)和序贯组(67例),复合组于清晨同时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行单日复合GH激发试验,序贯组分2d分别给予左旋多巴和精氨酸行序贯GH激发试验,比较两组GH峰值及阳性率。结果复合组患儿GH峰值为(16.41±6.87)ng/mL,略高于序贯组的(14.13±6.24)n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儿激发试验阳性率为34.25%,明显低于序贯组的5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8%,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精氨酸两日序贯GH激发试验检测阳性率高于单日复合GH激发试验,用于儿童矮小症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施跃琼邓勇谭秋月何祥英唐晓军王平康李锦
关键词:矮小症左旋多巴精氨酸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一日200~600μg,分2~4次使用;对照组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一日100~500μg,分2次使用。两组疗程均为6d,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的有效率分别为97.67%和76.67%,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晓军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程与疗效关系被引量:5
2003年
唐晓军张捷汪萍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压氧治疗
川崎病52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52例川崎病作回顾性分析,结合川崎病的诊治标准,探讨不典型川崎病及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出敏感性指标。结果:通过分析在所有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中,发热、结膜充血、肢端肿胀出现率高,肢端脱屑及肛周皮肤脱屑有诊断特异性。结论:虽然川崎病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现与感染有关,但病例数太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唐晓军张祥汪桂香李立学
关键词:川崎病
某市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某市急性脑卒中就诊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首次发作的脑卒中患者646例,记录就诊时间、到达急诊科的方式,分析脑卒中类型、职业、文化程度及首发症状对就诊时间是否有影响。结果:646例患者中,仅17.8%的患者在发病 <2小时到达医院就诊,22.5%的患者在发病2~6小时到医院就诊,到达急诊室最常见的转运方式是公交车。脑出血、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就诊时间 ≤6小时比例高。首发症状以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头痛以及 ≥3个症状的患者就诊时间短。结论:公众对脑卒中的识别能力低、急救意识差,院前急救模式不完善,应完善急救模式并加强对救护人员的脑卒中救治的规范化培训。
方英唐晓军陈艳何晓玲
关键词:卒中就诊时间影响因素
头孢他啶治疗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头孢他啶治疗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头孢他啶6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氨苄西林钠100~20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5d,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的有效率分别为95.00%、72.50%;观察组和对照的不良反应率分别10.00%和25.00%;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他啶治疗儿童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唐晓军
关键词: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头孢他啶氨苄西林钠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困难减轻、PaO2、PaCO2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可减轻病情,缩短氧疗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唐晓军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盐酸氨溴索肺透明膜病早产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