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颖慧
-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杭州市公路管理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建设厅科研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群桩相互影响系数的数值分析
- 2011年
- 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等优点。对于以侧阻为主的摩擦桩,桩间的相互影响较大,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在同一承台下桩数超过9根,或排数多于3排的摩擦桩,需考虑相互影响系数。在荷载传递函数法的基础上,建立单桩荷载传递的数值分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数值模拟了不同桩距情况下相互影响系数的变化曲线,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理论清晰、计算简单、结果合理的优点。
- 褚航冯颖慧
- 关键词:群桩荷载传递函数数值模拟
- 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耐火性能试验研究
- 俞锐楼文娟冯颖慧沈陶方铭陈勇周君
- 自80年代以来,在英、德、加拿大、卢森堡和澳大利亚等国,研究者们对圆钢管混凝土和方钢管混凝土在火灾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并制定了专门的设计规程。国内的研究者近年来开展了圆钢管混凝土柱、方钢管混凝土柱...
- 关键词:
- 关键词: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耐火性能
- 新型AS界面剂对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及机理被引量:6
- 2010年
- 研究了新型AS界面剂对自然养护条件下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自然养护条件下,与低水灰比水泥净浆处理相比,AS界面剂处理时早期界面粘结强度较低,与未经处理时相当,但未经处理及低水灰比水泥净浆处理时,在较早养护龄期(7 d后)即开始出现强度倒缩;采用AS界面剂处理时,其界面粘结强度的增长与界面剂组分有关,以硅粉为主时,28 d后强度也有所倒缩,以粉煤灰为主时,56 d内强度均持续增长,其原因是由于新老混凝土变形差异过大形成界面剪切应力,导致过早形成的界面粘结结构局部破坏所致,而采用粉煤灰为主的新型AS界面剂处理时,其界面粘结作用则随养护龄期延长而缓慢形成,因而界面粘结强度得以持续增长。
- 冯颖慧张梦芳孔德玉马成畅姜俊
- 关键词:界面剂硅粉粉煤灰硅溶胶
- 火灾下钢骨混凝土柱温度场分布的数值分析
- 2011年
- 配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由于其优越的力学性能,在我国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防火设计也更为重要。对于钢骨混凝土柱过火残余承载力,目前国内研究还较少。为研究钢骨混凝土柱过火残余承载力,首先要对钢骨混凝土柱在火灾情况下温度场的分布进行研究,以下对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受火时间、柱截面尺寸和钢管外径三个参数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褚航冯颖慧
- 关键词:温度场分布
- 掺合料浆液包覆强化新老混凝土界面被引量:3
- 2009年
- 研究了采用掺合料浆液包覆处理老混凝土表面对新老混凝土界面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界面处理相比,采用质量浓度为20%的粉煤灰浆液处理的新老混凝土界面粘结试样3 d和28 d界面剪切强度可提高45.1%和18.2%,经20%矿渣浆液界面处理试样各龄期界面剪切强度分别提高达74.2%和69.2%。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未经界面处理试样老混凝土表面孔隙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存在CH富集现象,而经粉煤灰和矿渣掺合料浆液包覆处理后,在老混凝土表面及孔隙中吸附的微细掺合料粒子,可吸收在新老混凝土界面区和老混凝土表面孔隙中富集的CH,在老混凝土表面孔隙中和新老混凝土界面处形成对界面粘结强度有贡献的水化产物,从而提高界面粘结强度。
- 孔德玉雷霆冯颖慧倪彤元郑建军蒋靖
- 关键词:新老混凝土粉煤灰矿渣
- 内配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火灾后剩余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前对于内配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对其相对于普通钢骨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所表现出的常温及火灾后优良的力学性能更是研究甚少。通过建立合理的理论分析模型,并在模拟试验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内配圆钢管的钢骨混凝土柱常温及火灾后受力机理及影响因素。
- 冯颖慧沈陶楼文娟周君
- 关键词:钢骨混凝土火灾作用温度场剩余承载力
- 新型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开发与施工技术
- 冯颖慧孔德玉温兴水郑建军吴明马成畅方铭雷霆周琳
- 在混凝土结构修补或抹灰工程中,新老混凝土界面或混凝土与砂浆界面存在类似于混凝土中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界面过渡区,其中存在Ca(OH)<,2>晶体的富集与取向排列现象,成为新老混凝土或混凝土与砂浆之间粘结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
- 关键词:
- 关键词:界面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