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单用及联合对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白蛋白(Alb)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均分3组,A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5mg,1次/d,B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1次/d,C组口服左旋氨氯地平5mg及厄贝沙坦150mg,1次/d,疗程为8周。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尿Alb排泄量A、B组无明显变化,C组明显降低。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应用时降压及改善蛋白尿较单用时更好。
- 雷强董玉会严丹
-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功能
- 宜宾市食盐加碘10年前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变化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评价加碘盐摄入量变化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宜宾地区3个国营大型企业在食盐加碘后共10年间AITD发病率变化,用尿碘水平作为碘摄入的客观指标。结果投入含碘食盐后,人群中AITD发病率即水平开始升高,随后有所下降。食盐加碘后尿碘中位数231.0μg/L。加碘后人群中AITD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结论随着碘摄入的增加,AITD发病率增高,以女性发病率升高为主。目前在研究地区的碘摄入水平对人群相对安全,但对某些个体应避免过多的碘摄入。可适当补硒在控制碘缺乏和防止碘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之间寻求平衡。
- 雷强汪洋武金文
- 关键词: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碘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120例围手术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双C组(A组)、单纯CSⅡ组(B组),MDI组(C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双C组行CGMS连续监测血糖,后两组均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分别根据各自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各组强化治疗2周。结果①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C组及CSⅡ手术切口愈合及防止切口感染明显优于MDI组;②空腹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③餐后2h血糖:强化治疗后3组均明显下降(P<0.05),双C组下降更明显(P<0.05),CSⅡ组与MDI组相较差异不明显;④血糖漂移:双C组MAGE显著低于CSⅡ及MDI(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双C组和CSⅡ组明显短于MD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雷强杜一平邓刚
- 关键词: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围手术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比较。方法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诺和灵胰岛素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泵入和多次皮下注射。结果治疗2w后观察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切口愈合障碍、切口感染及血糖达标时间。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组较多次皮下注射组胰岛素用量低,低血糖发生率及感染率低。
- 雷强华燕詹云
-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尿病围手术期
- 糖化血清蛋白达标的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变化
- 2007年
- 雷强华燕詹云于陈宝
- 关键词:糖化血清蛋白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患者CGMS
-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45例疗效及全血黏度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全血黏度比较。方法对90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90例DCI患者丹红治疗组基本痊愈14例(31.3%),而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13.3%),两组相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比较P<0.01,而对照组为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 雷强严丹邓红梅
-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糖尿病性脑梗死疗效全血黏度
- 洛丁新对2型糖尿病尿β_2—微球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
- 1999年
- 雷强陈扬
- 关键词:糖尿病Β2微球蛋白洛丁新
- 甘舒霖30R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探讨国产预混人胰岛素与进口预混人胰岛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两组,A组用甘舒霖30/70治疗,B组用诺和灵30R治疗。早晚餐前30分皮下注射,比较治疗8周前后受试者的FBG、2hBG、HbA1C、达标时间、FINS以及低血糖事件。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BG、2hBG、HbA1C均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舒霖30R与诺和灵30R治疗糖尿病有效、安全。
- 雷强汪洋曾白兰
- 关键词:糖尿病甘舒霖30R诺和灵30R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