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刚 作品数:6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自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子宫内膜癌增强MRI定量参数变化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癌(EC)增强MRI定量参数变化与临床特征关系,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EC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增强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比较研究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增强MRI定量参数,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相关性。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增强MRI定量参数,分析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K_(ep)、K^(trans)、V_(e)高于对照组(P<0.05);K_(ep)、K^(trans)、V_(e)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宫颈间质累及情况、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而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者K_(ep)、K^(trans)、V_(e)高于预后良好者,且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K_(ep)、K^(trans)、V_(e)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AUC大于各参数独独预测(P<0.05)。结论 EC患者增强MRI定量参数K_(ep)、K^(trans)、V_(e)升高,且与临床特征、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各参数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杨川桦 姜萍 谢刚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增强MRI 预后 速率常数 面神经管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面神经管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3~9月临床怀疑颞骨、鼻副窦病变行64排螺旋CT且无面神经疾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剂量组(A组)和三组不同扫描参数的低剂量组(B-D组),每组22例。常规剂量组使用参数为120 k V/240 m A,低剂量组的扫描参数分别为B组(100 k V/240 m A)、C组(100 k V/120 m A)、D组(100 k V/80 m A)。采集图像由2名放射诊断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包括图像质量评分、记录图像噪声和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的统计分析使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噪声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C、D四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0.0分(19.5,20.0)、19.5分(19.5,20.0)、19.5分(19.5,20.0)和19.5分(19.5,20.0),CT值分别为(2 258.43±90.65)Hu、(2 289.00±43.89)Hu、(2 298.82±46.86)Hu、(2 299.89±48.05)Hu,四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能够满足诊断要求;B、C、D三组CT剂量指数、有效剂量E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D组分别下降79.3%、79.2%最为显著,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结论 100 k V/80 m A可作为64排螺旋CT面神经管低剂量扫描优化参数阈值。 王伟 罗敏 李敏龙 谢刚 钱勇关键词:面神经管 低剂量扫描 64排螺旋CT 图像质量 3.0T高分辨率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探讨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临床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术前HR-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总符合率为85.1%,其中T1~T2期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7%,83.30%,88.00%,T3期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7%,84.20%,85.40%,T4期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术前HR-MRI结合DWI诊断直肠癌T分期总符合率为92.5%,其中T1~T2期的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54%,92.86%,92.00%,T3期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54%,89.47%,93.75%,T4期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均为100%。结论HR-MRI结合DWI较单独使用HR-MRI更好的评估直肠前术前T分期,可为临床确定手术方案提供更加客观的资料。 姜萍 刘文军 罗敏 谢刚关键词:直肠癌 术前分期 扩散加权成像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分析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特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特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大脑中动脉存在有动脉瘤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数量,并将M2分叉处动脉瘤分叉的角度与正常的大脑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3-5段肿瘤2个(2.9%),M2远端段肿瘤7个(10.3%),M2分叉处肿瘤49个(72.1%),M1段肿瘤10个(14.7%)。左右两侧MCAA的发生部位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M2分叉处肿瘤分叉角度为(141.34±28.41)°,而正常大脑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为(98.21±21.36)°,两者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脑左右侧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相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2处多发MCAA,且其发生率会随M2分叉角度的增加而增加,VCTDSA在MCAA的特点分析中有较高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谢刚 刘文军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双源CT实时迭代ADMIRE重建技术在肝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双源CT(FORCE CT)实时迭代ADMIRE重建技术在肝脏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肝脏疾病患者45例,采用ADMIRE与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技术进行重建,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评分及图像噪音。结果:ADMIRE 1~5重建技术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FBP重建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IRE 1~5重建技术的肝实质、皮下脂肪及背景空气图像噪音均低于FBP重建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RCE CT实时迭代ADMIRE重建技术应用于肝脏CT扫描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谢刚 邓晓凤 刘璐思 罗敏关键词:肝脏 CT 基于高分辨率T2WI的影像组学对直肠癌EGFR表达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高分辨率T2WI的影像组学对直肠癌EGFR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且在接受治疗前行MRI检查的20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根据EGFR表达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在高分辨率T2WI图像上勾画病灶的三维容积兴趣区(V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将208例患者分为训练集(n=145)和测试集(n=63),并对特征进行降维,将降维后的特征建立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R)、随机森林(RF)及线性判别分析(LDA)四种分类器学习模型,分别绘制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208例患者中,EGFR阳性表达99例(47.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示低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是EGFR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患者在性别、年龄、TN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影像组学模型均有一定的预测效能,其中SVM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诊断效能均为最高,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AUC分别为0.803、0.725。结论:基于高分辨率T2WI图像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直肠癌EGFR表达状态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胡友强 罗敏 董小娟 邹龙权 谢刚 张远林 刘文军 姜萍关键词:直肠肿瘤 E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