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峥嵘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 RP11-488L18.10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筛选胆管癌(CCA)中关键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lincRNA),并研究其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CCA表达量和临床数据来自于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集GSE107943 CCA表达数据获取自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利用R软件进行差异性基因分析,确定肿瘤和正常样品之间显著差异性表达的lincRNA;筛选关键lincRNA。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基因表达对CCA的诊断意义。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预后。基因富集分析分析显著富集分通路。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临床样本中基因表达。结果通过筛选得到451个同时在TCGA和GSE107943数据集上调的lincRNA和154个同时两个数据集下调的lincRNA。在TCGA和GSE107943数据集中lincRNA RP11-488L18.10在肿瘤组织中丰度较高。利用TCGA和GSE107943数据集对lincRNA RP11-488L18.10的表达与CCA的关系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CGA中AUC=1,P<0.0001;在GSE107943中AUC=0.9469,P<0.0001。在TCGA中,lincRNA RP11-488L18.10的高表达可以显著预测CCA的总生存率(P=0.016)和无复发生存率(P=0.017);在GSE107943中,lincRNA RP11-488L18.10的高表达可以显著预测CCA的总生存率(P=0.023)和无复发生存率(P=0.005)。lincRNA RP11-488L18.10与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呈显著正相关。相对于癌旁组织,CCA组织中lincRNA RP11-488L18.10(P=0.010)和MCM2(P=0.023)均高表达。结论lincRNA RP11-488L18.10与CCA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CCA诊断和治疗的作用靶点。
- 谭峥嵘丰大利张清
- 关键词:胆管肿瘤预后
- 食管癌组织环状-TTBK2和miR-217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检测miR-217、环状-TTBK2在食管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探讨miR-217、环状-TTBK2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肿瘤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各69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17、环状-TTBK2表达水平,比较并分析miR-217、环状-TTBK2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食管癌肿瘤组织中miR-217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状-TTBK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食管癌肿瘤组织中miR-217与环状-TTBK2表达呈负相关(r=-0.609,P<0.05)。miR-217、环状-TTBK2表达水平高低与食管癌患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无关(P>0.05)。miR-217低表达患者3年存活率(41.46%)显著低于miR-217高表达者(78.57%,P<0.05),环状-TTBK2低表达者3年存活率(37.21%)明显低于环状-TTBK2高表达者(88.46%,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miR-217表达、环状-TTBK2表达、TNM分期是影响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74,95%CI:1.128~6.339;HR=2.328,95%CI:1.097~4.940;HR=2.907,95%CI:1.573~5.372;P均<0.05)。结论miR-217在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低表达,环状-TTBK2高表达,二者表达与食管癌疾病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有关。
- 徐勇军彭琴谭峥嵘龙丹丹魏亚元徐继宗
- 关键词: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
- 幽门螺杆菌cagL氨基酸多态性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cagL氨基酸多态性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85例消化性溃疡病患者为消化性溃疡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诊治的90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74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三组人员均幽门螺杆菌阳性。采集三组受试人员的胃活检标本提取DNA,经两对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CTPP)检测幽门螺杆菌cagL氨基酸D58、E59基因多态性,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验证两组基因型频率是否具有代表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gL氨基酸多态性与胃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观察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agL在D58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AA型、突变杂合子AG型、突变纯合子GG型;cagL在E59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GG型、突变杂合子AG型、突变纯合子AA型;D58、E59基因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与对照组、消化性溃疡组相比,cagL D58、E59位点基因型频率在胃癌组间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消化性溃疡组cagL D58、E59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组中cagL D58 AG、GG与cagL E59 AG、AA均为胃癌发生的危险基因型;胃癌患者临床分析结果显示cagL D58、E59基因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与患者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cagL氨基酸多态性与胃癌及消化性溃疡发病有关,而D58位点GG、AG基因型与E59位点AA、AG基因型可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 李勇徐内卫谭峥嵘蔡露陈波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病胃癌
-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预防消化性溃疡出血提供参考。方法对154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血前1周是否服用NSAIDs药物,分为NSAIDs组(n=41)和非NSAIDs组(n=113),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临床特征及胃镜表现等临床资料。结果 NSAIDs组年龄≥60岁、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史、出血量≥1000 ml患者比例高于非NSAIDs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比例低于非NSAIDs组,同时两组患者出血前消化道症状和胃镜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相关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主要为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隐匿,无明显的腹痛症状,出血量较大。
- 谭峥嵘张清彭琴汪小英
- 关键词:非甾体类抗炎药消化性溃疡出血
- 结肠镜检查和治疗致肠穿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肠穿孔的相关因素,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选取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共31 862例,回顾性分析发生肠穿孔患者的个人情况、穿孔因素、诊疗策略等临床资料。结果 31 862例患者中,结肠镜操作致肠穿孔16例,发生率为0.05%。其中检查导致穿孔9例,治疗导致穿孔7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14.8 d。穿孔多发生于肠管转折处,其中直肠穿孔2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穿孔3例,乙状结肠穿孔8例,脾曲穿孔2例,肝曲穿孔1例。治疗方式: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7例,开腹穿孔修补术2例,穿孔修补+末端回肠造瘘6例,保守治疗1例。6例患者术后3个月至半年内再次住院行回肠造瘘还纳术。结论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导致穿孔易发生于乙状结肠,操作过程粗暴、局部肠壁薄弱及解剖结构异常是导致肠穿孔的三大重要因素。早期发现、积极手术是穿孔诊疗的基本原则,腹腔镜下穿孔修补为首选方案。
- 徐勇军彭琴谭峥嵘魏亚元龚江波徐继宗
- 关键词:结肠镜肠穿孔诊疗策略
- 内脏裂头蚴感染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1例
- 2015年
- 患者女,27岁.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5℃,伴咽痛及胸闷,无畏寒及寒战,用“退热药”体温可降至正常,伴大汗.无头痛、呕吐,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腹痛、腹泻,无尿频、尿急、尿痛,无皮疹及关节肌肉疼痛,无明显盗汗及消瘦,2014年5月21日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断“心包炎、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感染、营养心肌、增强免疫力等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查T-spot(+),考虑结核性心包炎,于6月5日开始诊断性抗结核(HRE)治疗,1个月后病情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于7月22日入住我院.
- 谭峥嵘陈广丁红方
- 关键词:裂头蚴感染吡喹酮
- 祛毒护肠汤灌肠辅助西药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观察祛毒护肠汤灌肠辅助西药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84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祛毒护肠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死亡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肝功能指标、炎性细胞因子及肠黏膜通透性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6.19%(P <0.05)。观察组28d内死亡率为4.76%(2/42),低于对照组28 d内的死亡率19.05%(8/42)(P <0.05)。经治疗28 d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及尿L/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 <0.05);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祛毒护肠汤灌肠辅助西药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可显著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死亡风险,减轻肝脏功能损伤,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并有助于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
- 谭峥嵘徐勇军张清蔡露陈波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