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顺铂
  • 2篇细胞
  • 2篇线粒体
  • 2篇小管
  • 2篇小管上皮细胞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凋亡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损害
  • 1篇早期微量喂养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上皮细胞凋亡
  • 1篇上皮细胞损伤
  • 1篇肾近端小管
  • 1篇肾近端小管上...
  • 1篇肾小管
  • 1篇肾小管上皮
  • 1篇肾小管上皮细...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丁桂霞
  • 4篇王荣
  • 3篇黄松明
  • 3篇张爱华
  • 2篇倪佳佳
  • 2篇杨玲云
  • 2篇郭燕
  • 2篇林加娟
  • 1篇鲍华英
  • 1篇赵三龙
  • 1篇胡毓华
  • 1篇赵非
  • 1篇潘晶晶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微量喂养对我国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评价——meta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为评价早期微量喂养对我国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影响。方法:主题词交叉联合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万方、维普数据库。获得建库以来至2014年相关文献,检索MEDLINE以发现国内研究者在非中文期刊上发表的非重复报告。结果:共纳入24个临床试验,1早期微量喂养组达全胃肠时间短于对照组(WMD=-5.73;95%CI:-6.68^-4.78;P<0.01);2早期微量喂养组每日体重增长高于对照组(WMD=3.64;95%CI:1.85~5.44;P<0.001);3早期微量喂养组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短于对照组(WMD=-2.59;95%CI:-3.35^-1.83;P<0.001);4早期微量喂养组新生儿坏死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0.70;95%CI:0.35~1.41;P=0.32);5早期微量喂养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38;95%CI:0.24~0.60;P<0.001);6早期微量喂养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19;95%CI:0.10,0.35;P<0.001)。结论:早期微量喂养患儿在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增长等方面优于静脉营养组;同时可减少低血糖、NEC、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的发生。
潘晶晶王荣丁桂霞胡毓华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META分析
miR-30e*在顺铂诱导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顺铂诱导肾近端小管细胞损伤过程中mi R-30e*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顺铂诱导的小管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检测顺铂处理后的小管细胞mi R-30e*的表达水平;使用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细胞,稳定高表达或低表达mi R-30e*;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观察mi R-30e*在顺铂诱导的小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q 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 DNA)拷贝数,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探究mi R-30e*在顺铂引起的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结果:1顺铂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后,mi R-30e*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下调;2使用q RT-PCR检测重组慢病毒载体制备的稳定高表达或低表达mi R-30e*的小管细胞株中mi R-30e*的表达,过表达组增高了7倍,敲低表达组降低了近50%;3加入顺铂后,与对照组相比小管细胞凋亡增加,过表达mi R-30e*对凋亡起保护作用,敲低mi R-30e*则加重凋亡;4通过检测mt DNA的拷贝数发现顺铂诱导的线粒体损伤在48 h时有意义,迟于mi R-30e*表达的下调,线粒体膜电位检测JC-1提示过表达mi R-30e*对线粒体有保护作用。结论:顺铂处理小管细胞可降低其mi R-30e*的表达;体外过表达mi R-30e*对顺铂引起的小管细胞的凋亡和线粒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敲低mi R-30e*会加重顺铂诱导的肾近端小管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
杨玲云郭燕倪佳佳王荣林加娟丁桂霞黄松明张爱华
关键词:顺铂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损伤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合并心脏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南京市儿童医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707例住院 HSP 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记录 HSP 合并心脏损害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发病前存在诱因、腹痛、关节痛、肾损害情况、血电解质、抗“O”、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补体水平等。采用 Pearson χ2检验及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 HSP患儿合并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 HSP 合并心脏损害的有192例,占总病例27.2%,其中男115例,女77例,男女比例为1.00:0.67;年龄11个月~15岁4个月(中位年龄6岁5个月),﹤3岁6例(3.1%),≥3~7岁103例(53.7%),≥7~14岁82例(42.7%),≥14岁1例(0.5%),发病年龄多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192例患儿中有190例存在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 Q-T 间期延长、ST-T 改变及窦性心动过缓;24例存在1项或多项心肌酶异常;35例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无心内结构异常改变;患儿均未述明显胸闷、心慌或心前区不适等症状。χ2检验显示:患儿性别、发病前存在诱因、临床表现为混合型 HSP、伴低补体血症与 HSP 合并心脏损害有关(P ﹤0.05);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儿(X1)的比值比(OR)值为0.654(95% CI 0.462~0.926,P ﹤0.05),有无发病诱因(X2)的 OR 值为2.63(95% CI 1.838~3.765,P ﹤0.001),临床表现为混合型HSP(X3)的 OR 值为2.452(95% CI 1.301~4.621,P ﹤0.01)。结论 HSP 合并心脏损害的特征主要为心电图和/或心肌酶谱异常。对男性患儿、发病前存在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临床表现为混合型 HSP、有低补体血症者应予高度重视,尽早行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并早期进行诊治,避免重症病例的发生。
王荣赵三龙丁桂霞赵非鲍华英张爱华黄松明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心脏损害
microRNA-709负性调控线粒体功能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microRNA-709(miR-709)在顺铂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予不同浓度(0、1、5、10、20μmol/L)顺铂刺激24h,以10μmol/L顺铂刺激不同时间(0、2、6、12、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细胞miR-709的表达变化。实验组分为上调对照组、miR-709过表达组、下调对照组、miR-709下调组,其中miR-709下调组和下调对照组加顺铂刺激。应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水解酶(Caspase-3)活性,Westernblot法和RT—PCR检测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及其mRNA的变化。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超氧化物(mltoSOX)生成,PCR检测线粒体基因(mtDNA)拷贝数。结果miR-709在5μmol/L顺铂刺激小管上皮细胞后开始明显升高(F=22.17,P〈0.05),10μmol/L顺铂刺激12h开始明显升高(F=33.462,P〈0.05);过表达miR-709后细胞凋亡数目、Caspase-3活性较上调对照组增加,E-cadhenn表达较上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凋亡:1.54±0.20比1.00±0.23;Caspase-3活性:1.27±0.08比0.97±0.08;E-cadherin:0.47±0.15比1.00±0.10;t=-3.086、-5.882、5.671,P均〈0.05);线粒体功能指标线粒体膜电位、mtDNA拷贝数较对照组降低,mitoSOX生成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C-1:0.80±0.04比1.05±0.08;mtDNA:0.58±0.15比1.00±0.75;mitoSOX:1.31±0.16比1.00±0.05;t=4.687、4.943、-3.694,P均〈0.05)。而顺铂刺激后,miR-709下调组细胞凋亡数目、Caspase-3活性较下调对照组降低,E—cadhefin表达较下调对照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凋亡:1.35±0.10比1.86±0.44;Caspase-3活性:1.04±0.12比1.30±0.
倪佳佳郭燕杨玲云王荣林加娟丁桂霞张爱华黄松明
关键词:顺铂线粒体功能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