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荣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酰谷酰胺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急救效果和血清β-EP、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乙酰谷酰胺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的急救效果和血清β内啡肽(β-EP)、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蒲江医院接诊的115例酒精中毒昏迷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肝功能、血清β-EP、氧化应激指标和清醒后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温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生命体征稳定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β-EP、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胸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乙酰谷酰胺对酒精中毒昏迷患者急救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及血清β-EP、氧化应激指标的表达,减少清醒后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 陈巍王冠玉杨家荣杨波李国莉彭康生
- 关键词:乙酰谷酰胺急救Β内啡肽氧化应激
- 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指标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28 d内患者病死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n=88)与病死组(n=32)。记录并比较脓毒症诊断后1、3、7 d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AA、IL-6、CRP水平。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SAA、IL-6、CRP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AA、IL-6、CRP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病死组患者各时点SAA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3 d,病死组患者IL-6水平高于存活组;诊断后7 d,病死组患者IL-6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3、7 d,病死组患者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7 d,病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后1、3、7 d,SAA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诊断后1、3 d,IL-6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诊断后1、3、7 d,CRP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诊断后1、3、7 d,SAA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P<0.001)、0.985(P<0.001)和1.000(P<0.001),说明预测价值较高。3 d时,SAA>163.25 mg/L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35和1.000。7 d,SAA>146.23 mg/L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均为1.000。诊断后1、3、7 d,IL-6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2(P=0.001)、0.786(P<0.001)和0.038(P=0.005),说明诊断后3 d时IL-6预测价值较高。以IL-6>90.36 pg/ml作为截断值,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09和0.652。诊断后1、3、7 d时,CRP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498(P=0.886)、0.690(P=0.003)和0.982(P<0.001),说明诊断后7 d时CRP预测价值较
- 陈巍王冠玉杨家荣杨波李国莉彭康生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术后肠梗阻白细胞介素6脓毒症预后
- 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和股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比较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0月-2013年11月共62例行深静脉置管术患者,按穿刺置管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7例行股静脉置管术,B组25例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种深静脉置管术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置管完成时间、误穿动脉率、并发症、留置导管时间、导管相关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病人舒适度。结果股静脉置管术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置管完成时间短,误穿动脉率低,并发症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导管相关感染率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病人舒适度差。结论临床若保留深静脉置管时间比较短(〈3天),选择股静脉置管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对抢救急危重病人有临床应用价值;而对需较长时间深静脉置管患者,则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较为合适。
- 陈巍杨家荣赖长征徐杨
- 关键词:股静脉置管术急危重病人
- 急性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伴重度意识障碍患者,使用与不使用意识障碍干预措施的死亡率、致残率.[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按《中国急性缺血型卒中诊治指南》(2010版),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对伴有重度意...
- 高励曾仲张仲郝玉曼刘艳沈富伟杨学全鲜明黄海波彭绍忠邱雄杨家荣胡永波张力龙大同
- 关键词:DISTURBANCECONSCIOUSNESSACUTEISCHEMIC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