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群 作品数:6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双特异BiTE分子的抗卵巢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采用非病毒载体微环DNA表达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观察不同浓度(1×10^-3、1×10^-4、1×10^-5、1×10^-6、1×10^-7、1×10^-8μg/mL)抗EpCAM/抗CD3 BsAb分子蛋白加至卵巢癌细胞及T细胞中,经6 h和12 h培育后,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活细胞与死亡细胞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见加抗体后卵巢癌细胞与T细胞明显聚集成块,周围见大量死亡细胞。相同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加,T细胞介导的卵巢癌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并不会一直增强。当浓度达到1×10^-4μg/mL时,培育6 h和12 h时的杀伤均达到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微环DNA表达系统所表达的抗EpCAM/抗CD3 BsAb对体外卵巢癌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未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卵巢癌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陈远群 谌平 陈国创 韦枝红关键词:EPCAM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阴道低频电脉刺激盆底肌肉治疗与中药直肠灌肠治疗对于盆腔瘀血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妇科门诊接受治疗的PCS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4)与对照组(n=26),观察组采用阴道低频电脉冲刺激盆底肌肉治疗,对照组采用保留中药灌肠加红外治疗,治疗1个月后,通过超声检查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腔静脉内径,静脉血流速度以及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的静脉内径变小,血流速度变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流速度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无痛、重度疼痛患者较治疗前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中,轻度疼痛患者较治疗前变化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案皆为治疗PCS可选方案,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选择,对于疼痛较为明显的患者,可以选择阴道低频电脉刺激盆底肌肉的方案,快速直接止痛,而对于疼痛轻度的患者,可以选择中药灌肠治疗。 陈远群 黄燕宇 刘瑾 余志英关键词:盆腔瘀血综合征 中药灌肠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E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160例EP患者,于TCRP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82例,术后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片/d,连用21 d为1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对照组78例,术后不予任何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及月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2.8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月经量均减少,观察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P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能有效减少EP复发并有利于改善月经状况。 刘瑾 陈远群 余志英 周霞平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 去氧孕烯炔雌醇 两种不同方式治疗子宫疤痕妊娠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子宫疤痕妊娠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36例子宫疤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超引导下肌肉及孕囊内注射甲氨蝶呤(MTX)行清宫术15例(MTX组),腹腔镜下子宫疤痕妊娠病灶清除子宫修复整形术21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孕囊的大小、疤痕厚度、术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以及孕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后阴道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孕龄,年龄,疤痕厚度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MTX组患者的出血量为(33.0±15.99) mL,明显多于腹腔镜组的(16.0±13.99)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TX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6.93±6.11) d,明显长于腹腔镜组的(5.14±1.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X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为(22.26±4.83) d,明显长于腹腔镜组的(8.52±3.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各有利弊,MTX是一种适应范围较广的治疗方法,而腹腔手术则是一种有效而快速的方法,但对术者及器械要求均较高,不合适基层医院使用。 陈远群 刘瑾 余志英关键词:子宫疤痕妊娠 甲氨蝶呤 腹腔镜 疗效 盆底肌训练联合头孢克洛预防反复尿路感染复发的疗效 2020年 目的:观察盆底肌肉训练联合头孢克洛预防反复尿路感染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50例反复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以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患者以盆底肌训练加头孢克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B超检查结果,以及盆底肌力量,尿痛、尿频、尿急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及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时膀胱颈至经耻骨联合下缘参考线的垂直距离增加,最大Valsalva动作时距离下降;盆底肌力量增加,尿痛评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频评分以及尿急症状评分结果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静息状态时膀胱颈至经耻骨联合下缘参考线的垂直距离增加,最大Valsalva动作时距离下降;盆底肌力量增强;尿痛、尿急均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盆底肌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盆底肌训练加低剂量头孢克洛治疗3个月能够改善复发性尿路感染盆底功能,并能改善再次尿路感染尿频、尿痛、尿急的症状,减少半年后尿路感染的复发率。盆底肌训练加低剂量头孢克洛治疗可作为一种预防反复尿路感染复发的简单有效的手段。 陈远群 余志英关键词:尿路感染 盆底肌训练 头孢克洛 宫颈HP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宫颈病变患者伴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情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本院就诊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子宫上皮内瘤变患者(CIN)200例(HPV组),其中CIN I 71例,CIN II 79例,CIN III 50例;单一感染124例,多重感染76例;临床分期I期72例,II期76例,III期52例。另取健康体检女性60例为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2(IL-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及CD8^+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PV组血清IL-4、CD8^+水平升高,IFN-γ、IL-2、CD3^+、CD4^+水平降低;CIN I、CIN II、CIN III者IL-4、CD8^+水平依次升高,IFN-γ、IL-2、CD3^+、CD4^+水平依次降低;与单一感染相比,多重感染患者IL-4、CD8^+水平升高,IFN-γ、IL-2、CD3^+、CD4^+水平降低。结论:在宫颈HPV感染者中IL-4、CD8^+高表达,IFN-γ、IL-2、CD3^+、CD4^+低表达,且随感染者的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表达水平变化更大。提示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在宫颈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刘瑾 陈雨 陈远群 罗兴华 徐沁 余志英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