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生理学研究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香蕉枯萎病菌致病因子的纯化鉴定和基因克隆
- 香蕉枯萎病菌P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小种可在寄主体内,或在柑橘果胶诱导的条件下产生一种特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同工酶(PGC1)。纯化的PGC1与非香蕉致病型镰刀菌培养液共同作用...
- 王琪王振中
- 文献传递
- 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细胞壁降解酶的比较被引量:34
- 2010年
- 对香蕉枯萎病菌1号和4号生理小种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比较。通过测定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发现,能检测到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和纤维素酶(Cx)的活性。在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2个生理小种均有以上5种酶的活性,以1%柑桔果胶为碳源时产生的PMG和PG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酶的活性,而以1%CMC为碳源时,所产生的Cx都比其他几种酶的活性高。细胞壁降解酶同工酶电泳后发现,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和体外培养时都比1号生理小种多分泌一种PG。2个生理小种在体外培养时分泌的PMG、PGTE和PMTE没有差异。4号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比1号生理小种多分泌一种PMG,却少分泌一种PGTE,2个生理小种在寄主体内的PMTE则没有差异。
- 董章勇王琪秦世雯王振中
-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香蕉枯萎病菌细胞壁降解酶
- 论WTO后过渡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以广西经贸为例
- 2006年
- 进入WTO后过渡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中的互补与竞争的态势出现了新的变化,广西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抓住WTO后过渡期所享受降低关税待遇、扩大经贸合作与投资等机遇,克服产品竞争力弱、服务行业竞争力差等不利因素,掌握好WTO相关规则,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平台,加快产业调整,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才能积极推动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不断发展。
- 王琪
- 关键词:WTO后过渡期经贸关系
- 龙眼褐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 2004年
- 王琪
- 关键词:龙眼褐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 寄生于龙眼上的两个腔胞纲真菌新种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报道寄生于龙眼Dimocarpus longan上的两个腔胞纲新种:龙眼盘二孢Marssonina dimocarpi 和龙眼叶点霉Phyllosticta dimocarpi,附有拉丁文简介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大学农学院真菌标本室。
- 王琪赖传雅
- 关键词:龙眼寄生真菌模式标本标本室
- 龙眼褐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4
- 2003年
- 龙眼褐斑病是危害龙眼苗期的一种主要叶部病害 ,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 ,鉴定此菌为BartaliniabischofiaeNagRaj。该菌生长最适温度为 2 5~ 2 8℃ ,pH值为 7~ 9,它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碳源 ,但以阿拉伯树胶粉最好 ,氮源以硝酸铵最适。分生孢子需在水中才能萌发 ,3%的葡萄糖溶液可促进孢子萌发 ,其萌发最适温度为 2 5~ 2 8℃ ,pH值为 5~ 7。
- 王琪赖传雅廖咏梅黎起秦
- 关键词:龙眼褐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分生孢子病原菌形态
- 论当前国际产业投资性转移
- 2006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产业投资性转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本文介绍当前国际产业投资性转移的特点和趋势,着重分析我国吸纳投资性转移的国际产业前景,提出我国吸纳投资性转移的国际产业具体措施。
- 王琪
- 银杏疫病的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对银杏苗圃中发生苗枯的植株进行病原分离及回接试验,发现引起银杏苗枯的病原为Phytophthorasp.称这种苗枯为银杏疫病。该病危害银杏幼嫩苗木的地上部分,未见危害根部和多年生成林树。叶片受害似开水烫伤状,茎干受害则变黑,黑色病斑环绕茎干一周后,病茎以上部分叶片青枯萎垂。病原菌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绒毛状,28℃下7d可长出大量孢子囊,易产生厚壁孢子,病菌生长适宜温度为24℃~32℃。人工接种可致受伤银杏叶片及幼嫩茎干严重发病,但无伤茎叶发病较轻或不受害。在田间,该病5月初开始发生,3d~5d病情达到高峰,苗圃的发病率为10%~20%,有明显的发病中心,5月底病情稳定,以后病害不再发生。用含药培养基及含药纸碟法测定,甲霜灵及甲霜灵锰锌对病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病原种鉴定正在进行。
- 廖咏梅周志权王琪张发远张桂英
- 关键词:银杏疫病病原菌
- 全文增补中
- 广西龙眼真菌性病害种类调查初报被引量:7
- 2002年
- 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共发现广西龙眼真菌性病害14种,其中桂圆拟茎点霉菌Phomopsisguiyuan、龙眼拟茎点霉菌Phomopsislonganae、龙眼壳二孢菌Ascochytalongan、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alternata为广西首次报道,而文中描述的龙眼盘二孢菌Marssoninadimocarpi和龙眼叶点霉菌Phyllostictadimocarpi为新种,龙眼顶多毛孢菌Bartaliniabischofiae为国内新记录种。假链格孢菌Nimbyasp.尚需进一步鉴定。
- 王琪赖传雅
- 关键词:龙眼真菌性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