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学者生产内容”知识付费产品特质被引量:4
- 2018年
- 商业逻辑接近传统出版业的网络知识付费近年获得了长足发展,传统教育行业涌入知识付费领域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学者生产的知识付费产品借鉴慕课的呈现方式,以便于制作的音频为表现手段,在显著拓展了知识付费内容类型的同时,提升了各大平台知识付费产品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可信度,在实现用户"人格跃迁"和提高平台吸引力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 陈志强
- 关键词:学者
- 印刷革命:晚清著述出版观念转型与近代新闻意识的形成被引量:2
- 2021年
- 手工作坊式的出版方式,使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了“文不苟作”的著述出版观念和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晚清报人通过“报”附于“史”、“报”高于“史”和“报”异于“史”的逻辑进路,颠覆了书籍中心的文化秩序结构和“文不苟作”的著述观念,论证了报刊的新闻性,标志着近代新闻意识的觉醒。晚清著述出版观念转型和新闻意识的形成,既意味着读报时代和大众社会的来临,也意味着文化权力由超越性士人向职业化报人转移。
- 阳海洪陈志强
- 地方出版社版权输出策略与地域特色文化传播刍议被引量:1
- 2016年
- 图书版权输出是国家间文化交流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家积极支持和资助的文化输出渠道,有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实力雄厚、资源充裕的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类图书,在我国图书版权输出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互联网环境下,地方出版社应重点打造具有区域特色文化的版权输出取向类图书,以传播区域性的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注重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与推广,在电子商务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实现版权输出和中国地域特色文化产品线上营销的融通,从而优化我国图书版权输出的结构、提升版权输出的产业属性。
- 陈志强
- 关键词:版权输出文化产品国家软实力
- “现代化”视域下新闻史个案研究的有益尝试——评《〈湘报〉与晚清湖南新闻事业现代化研究(1897—1911)》
- 2020年
- 目前的中国新闻史研究,主要有"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叙事形态。革命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作为理论框架,以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主题,并以此作为历史评述的基本尺度。这种范式长期主导中国近现代新闻史研究,也积淀了丰硕厚重的成果。
- 陈志强
- 关键词:现代化范式新闻史革命史范式新闻事业叙事形态个案研究
- 新闻学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万里学院为例
- 2015年
- 新闻传播学是应用学科,但目前国内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学却普遍存在实践性不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缺少实践平台和实践师资是其根本原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由之路。浙江万里学院新闻学专业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为主,后1年在媒体实习为主,实现了校媒深度合作。
- 余丹陈志强黄朝钦
-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
- 论网状传播背景下对媒体的规制和善用
- 2023年
-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部署要求。清醒地认识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环境变化,准确把握当下舆论运动的新规律,我们才能对所有各类媒体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制,更好地发挥各类媒体对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作用,在舆论场激荡起充沛的正能量。推动当下传播环境变化的最重要力量,正是互联网的兴起。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统的单向线性传播,正在快速地向网状传播演进。本文对网状传播的基本特征、传播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结合当前实践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 陈志强金君俐
- 关键词:舆论场互联网社会舆论媒体
- “报人”释义被引量:1
- 2016年
- "报人"一词虽然出现较晚,却是在新闻从业人员的称谓中使用时间较长、美誉度较高的名称之一。学界对"报人"指称的对象,看法不一。考虑到近现代中国报刊类型的特点和报刊工作的复杂性,"报人"指称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在报刊工作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新闻界名人。与新闻职业化发展相适应,"报人"应该是报业内直接从事新闻采写和评论写作等内容生产的一线工作者和直接指导内容生产的报业管理人员的统称。
- 陈志强
- 关键词:新闻从业者政党报刊
- 互联网思维与新媒体慈善活动被引量:7
- 2015年
- 互联网思维的兴起使慈善活动的信息传播和组织实施呈现了新的特点。在慈善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故事化叙事、视觉化冲击、链条式推送和迭代性更新等策略的使用,使受众得到了产品用户般的重视和尊重;而新媒体慈善平台提供的无障碍参与、深度参与和联动参与,激发了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激情和主动性。
- 陈志强
- 关键词: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