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连波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自体
  • 2篇骨髓移植
  • 2篇骨折
  • 1篇带线
  • 1篇带线锚钉
  • 1篇新鲜骨折
  • 1篇异体
  • 1篇异体骨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治疗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锁定板
  • 1篇同种异体
  • 1篇同种异体骨
  • 1篇平台骨折
  • 1篇前臂
  • 1篇缺损
  • 1篇自体骨
  • 1篇自体骨髓

机构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孙磊
  • 3篇孔志刚
  • 3篇王连波
  • 1篇孙梁
  • 1篇崔健
  • 1篇孙虎
  • 1篇李海鹏

传媒

  • 2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1例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因局部皮损感染不能一期手术植骨内固定的患者为研究组,经伤口清创、骨折复位、石膏或外固定架固定、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明显感染症状后,于3、6、9周采用透视下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方法治疗骨折缺损;随机选取12例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患者为对照组,给予植骨内固定治疗。两组患者均以6、9、12、24周X线复查结果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10例患者骨折24周后完全愈合,1例患者骨缺损明显减少,骨折线清晰,断端硬化,未完全愈合;对照组12例患者24周骨折均顺利愈合。结论:对于前臂新鲜骨折伴骨缺损的患者,植骨内固定术是可靠治疗方法;对于部分开放骨折伴缺损不能一期植骨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经皮自体骨髓移植于骨折骨缺损处,能促进骨折愈合,修复骨缺损,可取得与早期植骨内固定术相似的一期愈合的效果,避免二次植骨手术。
孙磊王连波孙梁安有志崔健孔志刚
关键词:自体骨髓移植骨缺损
锁定板固定异体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复位不良的原因,探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固定、异体骨自体红骨髓植骨的治疗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46例复位不良的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SchatzkerⅢ型19例,SchatzkerⅣ型16例,SchatzkerⅤ型11例。结合CT检查骨折三柱分型:11例单柱骨折,26例双柱骨折,9例三柱骨折。所有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板固定,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充填植骨。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0-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5个月,X线片及CT检查结果骨折全部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Rasmussen评分,骨折解剖位置平均分为(15.8±1.4)分,优良率80.4%;膝关节功能平均分为(24.6±2.5)分,优良率76.1%。结论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手段。锁定板支撑固定、异体骨复合自体红骨髓充填植骨是合理的治疗方法。
孔志刚孙磊王连波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同种异体骨自体红骨髓移植骨折
半腱肌移位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半腱肌移位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29例,随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重建组(n=14)和缝合组(n=15);重建组患者用半腱肌移位修复内侧副韧带,缝合组患者用单纯锚钉缝合内侧副韧带。结果:术后1年按照改良Lysholm-Scale功能评定标准膝关节功能,缝合组和重建组优良率分别为80%、92.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半腱肌移位修复内侧副韧带损伤优于单纯带线锚钉缝合术。
王连波孙磊李海鹏孙虎安有志孔志刚
关键词:半腱肌内侧副韧带带线锚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