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国 作品数:13 被引量:109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国家行政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更多>>
打破垄断 促进市场有效竞争 2002年 行业性行政垄断的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引进竞争、打破垄断是当前我国继续深化改革、实行全面开放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要按照现代社会经济与公共管理的演进趋势认识垄断问题,并从多方面寻求打破垄断的思路与措施。 周绍朋 焦建国关键词:垄断 剖析腐败的制度根源 2003年 焦建国关键词:职务消费 腐败行为 公务员管理 公共权力 公共资金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 被引量:1 2003年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21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分为制度和政策两个层面:前者关键是国有企业改革;从政策的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盯住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节点,并把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 周绍朋 焦建国关键词: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建立复式预算体系:意义、紧迫性与目标模式 被引量:5 2003年 预算改革的一个紧要任务是建立复式预算框架,将复式预算放到与部门预算等同的基础地位上,与部门预算并列、平衡推进。从当前政府收支的实际运行状况看,确立复式预算框架在重建预算制度中十分具有紧迫性。应该整体推进预算制度建构,统一国家财政,确立起由公共预算、国有资本预算、社会保障预算以及重大项目的专项预算组成的中国特色的复式预算体系。 焦建国关键词:复式预算 部门预算 政府采购 国库集中收付 巡视:能否管住高官? 2003年 就在原河北省省委书记程维高严重违纪问题被查处后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设立专门巡视机构的请示,随即组建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办公室和巡视组。 焦建国关键词:领导干部 工作作风 中国共产党 “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2002年 1998年以来,需求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性调控政策.2000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趋势得到缓解,实现了8%的 GDP 增长。2001年是"十五"的第一年,预计GDP 比上年增长7.3%,取得这个成绩实属不易。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将面对一个国内国际充满不确定性因素的宏观环境,但平稳增长仍是经济运行的总体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所有制格局将会有更大的变化改革20多年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市场在许多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作用,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私营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1990年到1998年,私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从9.8%增加到36.8%。 亓长东 焦建国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市场经济 通货紧缩 国有企业职工 就业形式 拉动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近期取向与制度基础 被引量:8 2002年 在今后一段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还要继续实施下去。未来的政策操作要进一步强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政策目标要从追求经济增长转到关注经济发展,核心是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政策作用方向短期是需求管理,长期是供给管理;政策的着力点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消除广大低收入阶层消费不足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目前,财政风险不是来自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而是来自于财政政策的制度方面,因此,推进预算制度改革是我们的紧迫任务。 叶振鹏 焦建国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财政风险 预算制度 货币政策 预算是什么:关于政府预算的几个基本认识 被引量:5 2002年 一、预算法律论:从法律体制看,预算不仅仅是计划,预算的本质是法律 狭义的预算指预算文件或预算书;广义的预算指编制、批准、执行、决算、审计结果的公布与评价等所有环节,实际上是整个预算制度。 焦建国 郑建新关键词:政府预算 财政预算 论新时期的经济结构调整 被引量:5 2003年 本文分析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阐述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内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措施。首先是制度层面上的调整,目标是塑造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的机制,为结构调整提供制度保证,首要的、关键的问题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从政策的层面看,经济结构调整应该盯住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这三个节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包括:疏通城乡隔离的通道,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基础是提高各次产业的素质,并为在此过程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协调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合理和均衡发展的重点是西部大开发;调整市场结构,分别培育城市、农村和国际三个市场,弥补市场的结构性缺陷;政府为结构调整必须提供两个最基本的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与义务教育。 周绍朋 焦建国关键词:经济结构调整 战略性调整 经济体制 所有制结构 区域经济结构 产业结构 预算机制论:从经济、政治、法律、财政、决策角度的分析 被引量:12 2002年 预算是典型的边缘性范畴。从经济体制看 ,预算是政府配置资源的机制 ;从政治体制看 ,预算是纳税人及其代议机构控制政府财政活动的机制 ;从法律体制看 ,预算不仅仅是计划 ,预算的本质是法律 ;从与财政的关系看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本制度框架 ;从决策体制看 ,预算是公共选择机制。 焦建国关键词:公共财政 公共预算 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法律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