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爱芝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子电信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光学
  • 3篇团簇
  • 3篇金属
  • 3篇金属团簇
  • 3篇光限幅
  • 2篇纳秒
  • 2篇教学
  • 2篇光学非线性
  • 1篇学科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型
  • 1篇学术型研究生
  • 1篇液体折射率
  • 1篇折射率
  • 1篇实验教学
  • 1篇识别方法
  • 1篇特征提取
  • 1篇透过率
  • 1篇能流密度
  • 1篇平面光波导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西南自动化研...
  • 1篇铁岭师范高等...

作者

  • 11篇李爱芝
  • 3篇高亚臣
  • 2篇李盛凤
  • 2篇孙正和
  • 1篇邵仙鹤
  • 1篇严发宝
  • 1篇潘玉寨
  • 1篇宋瑛林
  • 1篇王玉晓
  • 1篇顾江
  • 1篇高仁喜
  • 1篇乔晓林
  • 1篇庄培栋
  • 1篇孙慧丽
  • 1篇郭冠军
  • 1篇杨妮
  • 1篇赵锋
  • 1篇刘文军
  • 1篇王强

传媒

  • 4篇黑龙江大学自...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黑龙江工程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纳米材料非线性吸收的研究
2003年
利用Z-scan技术测量金纳米材料归一化透过率,比较这两种纳米杂化材料在氯仿溶液中各种透过率样品的非线性吸收关系。
李爱芝
关键词:透过率光学
学术型研究生实验教学探究性内容设计与实践
实验教学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探究性内容,引导研究生独立开展科学问题的研究是一种重要手段.针对本学科发展现状,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实验课...
潘玉寨刘文军李爱芝高仁喜孙正和郭冠军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实验教学
一种自组装薄膜的纳秒非线性折射特性研究
2008年
应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一种富勒烯衍生物盐的自组装薄膜的纳秒非线性折射特性。测得样品在波长532nm处的非线性折射率为n2=-2.22×10-6esu。初步分析表明,大的非线性折射可能起源于薄膜分子的致密有序排列和纳米层状结构。
李盛凤李爱芝杨素英高亚臣
关键词:非线性光学Z扫描自组装薄膜
全面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之探索被引量:1
2013年
不断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是高等院校永恒的主题。文章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发展探讨了从思想上、组织制度上、技术上、学生管理上,如何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体系建设,分析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学科建设与教学的关系,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研究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李爱芝
关键词:教学学科
平面光波导型液体折射率传感的研究
2010年
采用K+-Na+交换技术制备了玻璃平面光波导,采用IWKB和逆分析转移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发现离子交换波导内部的折射率分布呈指数型。在理论上模拟出波导耦合角和包层物质折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用离子交换6、18和24h后形成的平面光波导进行传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波导的耦合角随液体包层折射率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并发现交换时间为6h形成的单模波导具有高的折射率传感灵敏度。该技术有望在微量液体折射率测量中得到应用。
李爱芝杨妮赵锋
关键词:平面光波导液体折射率
驻波能量及能流密度局部振荡理论探析被引量:4
2015年
以截面积为S密度ρ为的棒中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叠加成的驻波为例,论证了驻波能量分布曲线和能流密度曲线都与驻波曲线相似.若将相邻波腹和波节间的各质元称为一段,分析表明,只有同一段中有能量转换和转移,且在半个周期内的能流密度等于零.这说明驻波中无单一方向的能流.
李爱芝梁文枭王强孙正和
关键词:驻波能流密度
新型金属团簇(Et_4N)_3WOS_3Cu_3I_4的纳秒光限幅特性被引量:1
2004年
金属团簇是一类新型的光限幅材料。应用波长532nm,脉冲宽度8ns,重复频率1Hz的激光脉冲,研究金属团簇(Et4N)3WOS3Cu3I4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光限幅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金属团簇DMF溶液对纳秒激光脉冲具有很强的光限幅特性,光限幅主要来源于激发态反饱和吸收。利用非线性吸收的唯象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李爱芝顾江高亚臣王玉晓宋瑛林
关键词:金属团簇光限幅光学非线性
一种基于复加权的目标极化识别方法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未知和时变的杂波环境,在目标极化状态已知的情况下,探讨了极化域目标识别的问题。在全极化雷达的极化正交的双通道接收系统中,对两路极化正交回波信号进行复加权后与期望信号比较,使其均方误差达到最小,从而抑制了干扰,增强了目标信号。对抑制和增强效果在干扰分别为定极化和变极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对此算法中步长因子的取值范围进行了探讨。提取目标极化特征,进行目标识别,并进一步提出识别递推算法。对识别结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邵仙鹤李爱芝严发宝乔晓林
关键词:极化特征提取目标识别
两种类立方结构金属团簇的光学非线性及光限幅研究
金属团簇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光限幅材料.该文利用Z- Scan技术研究了两种新型结构相似的金属团簇[n- Bu<,4>N]<,3>[MoS<,4>Ag<,3>Cl<,4>]和(Et<,4>N)<,3>WOS<,3>Cu<,...
李爱芝
关键词:金属团簇光限幅
文献传递
两种金属团簇材料的非线性吸收的研究
2007年
应用波长532 nm,脉冲宽度8 ns的激光研究了两种金属团簇的非线性吸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金属团簇[n-Bu4N]3[MoS4Ag3Cl4]的非线性吸收强于团簇(Et4N)3WOS3Cu3I4。
李爱芝李盛凤庄培栋高亚臣陈贤帅
关键词:金属团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