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伦理转向——中国新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发展
- 2006年
- 本文力图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剖析,论证市场经济下伦理道德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建立适合于社会主义的伦理标准问题。而我们也相信在新旧思潮的碰撞中,社会道德必然会进行整合,历史将选择一条符合社会主义实际的、通向精神家园的道德之路。
- 王云霞张士清
- 关键词:新经济体制价值观道德观
- 新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生存的理由被引量:3
- 2006年
- 旧人类中心主义是在文艺复兴以后被确立起来的。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仅仅强调人的作为感性欲望的主体地位。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代生存危机的根源。而自然中心主义企图通过把“自然”作为伦理主体来看待,这虽然对克服旧人类中心主义有积极意义,但是,本身却违反了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一种超越自然中心主义的“新人类中心主义”是把人作为“感性和理性统一”的主体来看待的,因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理由。
- 姚美红王云霞
- 关键词:自然中心主义
- 生命同根:伦理主体的拓展何以可能被引量:1
- 2007年
- 传统伦理学建立在近代主客二分的理性主义哲学基础之上,把自然排除在伦理关系之外。我们的时代正呼唤一种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新伦理学(发展伦理学)试图突破传统伦理学的界限,找回"人与自然生命同根"的根本原则,通过人与自然之间的"审美关系"确立一条"还乡"之路。
- 王云霞
- 关键词:传统伦理学审美
- 海德格尔:从存在论回到人本身被引量:1
- 2006年
- 海德格尔的思想历程经过了从存在论向人本身回归的过程。早期海德格尔关注的哲学问题是“存在”。而后期,海德格尔转向对人类生存现实的关注。主要表现为对技术世界的追问。在“泰然任之”中,海德格尔把“存在论”作为理论基础,追思了人类在技术世界中的生存状态。
- 李寿军王云霞
- 关键词:存在论
- 历史范畴:马克思哲学构架的“拱顶石”被引量:1
- 2006年
-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非法性。马克思成就的独特的哲学,体现在他借助于历史范畴扬弃了从前哲学,把实践活动与超感性活动统一在“历史境遇”之中。历史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构架的“拱顶石”。
- 王云霞
- 重释“历史唯物主义”
- 2005年
- 人们通常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看作是关于历史规律的科学。这种理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流俗理解”。而本文在重释“历史唯物主义”中发现,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因素仍然包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特征之内。
- 王云霞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哲学实现的两个转换
- 2005年
- 马克思哲学相对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主要体现为两个转换:"场地转换"和"主体转换"。前者是指从思辩哲学转向历史科学;后者是指从绝对精神转向人。
- 王云霞
-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双重逻辑被引量:2
- 2007年
- 本文把马克思哲学放在整个哲学史的背景之下,通过对"人"自身的理解,通过对哲学的理解,试图揭示马克思哲学实现哲学变革的双重必然逻辑,即哲学史的"思想逻辑"和资本主义时代的"现实逻辑",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引起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的合理性所在。
- 王云霞
- 关键词: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