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娣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预后
  • 4篇脓毒
  • 4篇脓毒症
  • 3篇细胞
  • 3篇患者预后
  • 2篇肾损
  • 2篇肾损伤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重症
  • 2篇粒细胞
  • 2篇老年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2篇肺炎
  • 1篇蛋白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功能不全患...
  • 1篇心室
  • 1篇心室率

机构

  • 6篇安徽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马娣
  • 5篇周大勇
  • 4篇朱长清
  • 4篇洪峰
  • 3篇陆晓晔
  • 2篇龚好
  • 2篇刘黎
  • 2篇王飞
  • 2篇王良慧
  • 1篇吕利雄
  • 1篇徐欣晖
  • 1篇陈杰
  • 1篇严玉澄
  • 1篇杨倩
  • 1篇关雪晶
  • 1篇李魏
  • 1篇张瑞雪

传媒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分布宽度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一2018年12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76例,记录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血常规、生化、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纳入研究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与死亡组(26例),比较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化验指标及相关评分等资料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结果相对于存活组,死亡组的NLR、RDW、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及RDW是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评估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能有效预判患者预后转归。结论NLR、RDW可以作为判断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指标。
洪峰周大勇马娣李魏
关键词:脑卒中肺部感染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期间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连续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住仁济医院急诊科ICU的219例确诊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脑钠肽、血肌酐以及尿蛋白等;根据KDIGO标准将患者分成AKI组和非AKI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和患者死亡情况;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AKI的危险因素。结果 219例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发生AKI者81例,发病率为37%;AKI组患者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前的基础脑钠肽、基础肌酐以及基础尿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分别为:155.0(44.5~455.0)pg/m L与113.0(24.3~254.0)pg/m L,P=0.001;89.2(59.2~149.0)μmol/L与68.4(51.0~112.0)μmol/L,P=0.006;20(10~50)mg/d L与10(0~20)mg/d L,P=0.001];AKI组患者心衰时伴发感染、低血压以及使用ACEI/ARB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AKI患者(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肾毒性药物、基础肌酐值等因素后,慢性肾脏病、感染、应用ACEI/ARB、低血压、脑钠肽较高以及基础尿蛋白增高为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AKI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非AKI组[分别为12(10~15)d与11(9~12)d,24%与15%,P均〈0.01]。结论急性心功能不全时患者AKI的发生率较高,慢性肾脏病、感染、应用ACEI/ARB、低血压、脑钠肽较高以及基础尿蛋白增高是这类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AKI后预后更差,了解和预防AKI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可以为改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
龚好关雪晶严玉澄朱长清马娣王飞
关键词: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肾损伤重症监护预后
老年肺炎患者血清SAA PCT和FN RB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老年肺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和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4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85例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比较两组入院后血液指标[PCT、SAA、RBP、血红蛋白(Hb)、纤维结合蛋白(FN)、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β2微球蛋白]水平,血细胞[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血小板]水平、血气指标[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血碳酸氢根离子浓度(HCO_(3)^(-))、碱剩余值(BE)、血乳酸浓度(Lac)]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患者相关血液指标和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肺炎患者预后情况的血液指标;采用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血PCT、SAA、IL-6、hs-CRP、RBP和β2微球蛋白水平均较预后良好组更高,ALB和FN水平较预后良好组更低(P<0.05);预后不良组APACHEⅡ评分更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PCT、SAA和RBP水平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FN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PCT、SAA、FN和RBP均是老年影响肺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PCT(AUC=0.819)、SAA(AUC=0.775)、FN(AUC=0.792)和RBP(AUC=0.736)均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血SAA、PCT、RBP水平越高,FN水平越低,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且上述四指标均对老年肺炎患者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王良慧马娣殷俊李宇婷周大勇
关键词:肺炎老年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其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关系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其发生房颤伴快速心室率(AF-RVR)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机械通气患者84例,记录一般资料、相关实验室检查、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及其发生AF-RVR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AF-RVR分为发生组(n=44)与未发生组(n=40),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APACHEⅡ评分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AF-RVR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以有意义的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并计算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AF-RVR发生率为52. 4%(44/84),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为55. 9%(47/84);相对于未发生组,发生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WBC)、NLR及血肌酐(SCr)水平显著增高(P<0. 05);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性别、年龄等相关影响因素后,NLR(OR 1. 086,95%CI 1. 020~1. 156,P=0. 010)及SCr(OR 1. 008,95%CI 1. 002~1. 015,P=0. 013)与机械通气患者发生AF-RVR独立相关; NLR联合SCr能有效预测患者AF-RVR的发生(曲线下面积0. 740,95%CI 0. 638~0. 841,P<0. 001),其约登指数最大为0. 424,此时,灵敏度为0. 583,特异度为0. 841。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AF-RVR的发生率较高,NLR与其发生密切相关,且联合SCr水平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发生AF-RVR的预判效能。
洪峰周大勇马娣
关键词:机械通气房颤快速心室率
脓毒症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检测及意义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中与T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的水平,评价脓毒症患者的免疫情况以及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01-2017-06期间入住我院急诊科112例脓毒症患者以及同期体检中心40例健康体检患者,通过Luminex Bio-plex悬液芯片系统检测多细胞因子IL-4、IL-5、IL-6、IL-7、IL-8、GCSF、GM-CSF、IFN-γ、IL-1β、IL-2、IL-10、IL-12、IL-13、IL-17、MCP-1、MIP-1β、TNF-α浓度,对两组患者整体验证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显示性别构成、年龄、总胆红素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细胞计数、血肌酐、谷丙转氨酶、CRP、PCT、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在脓毒症组要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2)细胞因子IL-1β、IL-5、IL-17浓度在两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脓毒症组趋化因子MCP-1、MIP-1β、IL-8和集落刺激因子G-CSF、GM-CSF、TNF-α以及细胞因子IFN-γ、IL-4、IL-6、IL-7、IL-2、IL-10、IL-12、IL-13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IL-4、IL-6、IL-7、IL-8、G-CSF、GM-CSF、IFN-γ、IL-2、IL-10、IL-12、IL-13、MCP-1、MIP-1β、TNF-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杨倩刘黎马娣朱长清陆晓晔
关键词:脓毒症细胞因子
血镁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以及入院血镁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197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内死亡71例(死亡组),存活126例(存活组)。比较患者基础资料、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死亡组心率、血小板计数、血镁、血钙、总胆固醇和D-二聚体明显低于存活组[86.0(75.0,105.0)次/min比91.5(80.0,115.7)次/min、(125.86±67.58)×109/L比(165.67±75.83)×109/L、0.64(0.57,0.71)mmol/L比0.76(0.69,0.86)mmol/L、2.21(2.19,2.29)mmol/L比2.34(2.22,2.39)mmol/L、3.40(2.68,3.91)mmol/L比3.68(2.99,4.39)mmol/L和1.23(0.65,2.76)mg/L比1.77(0.79,4.79)mg/L],APACHEⅡ、SOFA、红细胞容积分布宽度(RDW)和三酰甘油明显高于存活组[21(18,24)分比19(17,22)分、7(6,8)分比5(4,6)分、0.164(0.152,0.171)比0.143(0.132,0.154)和1.37(0.94,1.78)mmol/L比1.14(0.82,1.5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性别构成、年龄、体温、高血压、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住院时间、pH值、乳酸、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钠、血钾、白蛋白、尿素氮、肌酐、脑利钠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肝素结合蛋白和淀粉样蛋白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SOFA、RDW及低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和血镁是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5.655、2.011、0.985、0.380和3.160,
殷俊马娣洪峰周大勇
关键词:脓毒症预后
免疫增强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的比较及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免疫增强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在测定患者血浆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差异,评估血浆和尿液NGAL值对诊断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35例,根据是否发生AKI分为脓毒症AKI组(n=12)和脓毒症非AKI组(n=23)。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例作为对照组。留取入院24 h内的血浆和尿液标本。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血浆和尿液标本的NGAL值。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浆NGAL值预测脓毒症AKI的诊断效率。结果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进行测定,脓毒症组血浆和尿NGAL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AKI组血浆NGAL显著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但2组尿NGA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脓毒症组血浆NGAL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AKI组血浆NGAL值显著高于脓毒症非AKI组(P〈0.05)。ROC分析表明,免疫增强比浊法曲线下面积0.785(95%CI:0.642-0.928),免疫荧光法曲线下面积为0.853(95%CI:0.729-0.977),约登指数最大时的判断点分别为0.575和0.567。结论血浆NGAL值可判断脓毒症AKI的发生,免疫荧光法较免疫增强比浊法更为准确。
朱洪超马娣王飞张瑞雪陆晓晔朱长清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免疫荧光法
血脂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的生化与炎症指标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根据出院结局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照两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患者合并意识障碍、肾功能不全、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用HDL-C预判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1.8%、88%。结论血清HDL-C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娣王飞朱洪超陆晓晔龚好徐欣晖吕利雄刘黎陈杰朱长清
关键词:脓毒症血脂预后
ICU重症肺炎患者2型心肌梗死发生对其28 d及90 d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ICU重症肺炎患者2型心肌梗死(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T2MI)发生对其28 d及90 d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治的重症肺炎患者共计139例进行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严重程度、实验室指标及T2MI的发生等临床资料,记录患者28 d及90 d的临床转归。根据患者28 d及90 d的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结果:纳入的139例重症肺炎患者中,T2MI的发生率为59.71%,28 d死亡率为35.97%,90 d死亡率为49.64%。相对于28 d存活组,死亡组的序贯器官衰竭(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评分、血乳酸、随机血糖、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2MI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00%vs 55.06%,P=0.189)。相对于90 d存活组,死亡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SOFA评分、血乳酸、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B型尿钠肽、降钙素原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T2MI的发生率亦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01%vs 48.57%,P=0.01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尿素氮及T2MI发生率是ICU重症肺炎患者90 d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OFA评分(OR=1.865,95%CI:1.434~2.424,P<0.001)和T2MI发生率(OR=2.556,95%CI:1.060~6.163,P=0.037)是患者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T2MI的发生对28 d死亡无显著影响(P=0.225),但相对于未发生T2MI的重症肺炎患者,发生T2MI患者的90 d死亡风险显著增加(P=0.029)。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T2MI的发生率很�
马娣洪峰张安雅殷俊王良慧何琨周大勇
关键词:重症肺炎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