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伟 作品数:9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局部注入氨甲环酸对40例首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探讨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对首次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总失血量的影响.[病例报告]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给施行单侧THA,术后术区内留置1根引流管,氨甲环酸组40例向术区内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50mL,对照组40例注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4h后进行负压吸引.术后3d内每日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分别记录术后8,12,24h引流量及输血人数,计算隐性失血量;术后3-5d行双下肢动静脉超声波检查.氨甲环酸组术后3d的总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及输血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血栓形成、术后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局部注射给予氨甲环酸并夹闭引流管4h可有效减少首次行单侧THA后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率. 袁晓伟 李林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7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探讨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病例报告]施行外侧小切口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76例,其中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49例,Ⅳ型23例;Pauwels角为55°~83°,平均67.2°;术前Harris评分为32~57分,平均42.6分.手术切口长8~12cm,平均9.8cm;手术时间85~115min,平均92min;术中出血量为235~670mL,平均381mL;术后引流量为140~235mL,平均209mL;术后随访14~18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1年Harris评分平均为93.3分,未见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讨论]外侧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手术切口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关节恢复情况满意. 袁晓伟 李青松 李林关键词: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置换术 小切口 TKA后关节腔注入氨甲环酸与肾上腺素对患者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关节腔注入氨甲环酸与肾上腺素混合液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出血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行单侧TKA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常规进行TKA,术后留置引流管。观察组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入含3.0 g氨甲环酸、0.25 mg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50 m L,对照组通过引流管向关节腔内注入含3.0 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50 m L,两组均夹闭引流管2 h。观察两组出血量(包括术中出血量、隐形出血量及总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术前及术后24 h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PC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隐性出血量、总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 h Hb、PCV均降低,观察组术后24 h PT升高(P均<0.05);对照组术后24 h PT、APTT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24 h,观察组Hb、PCV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关节腔内局部注入氨甲环酸与肾上腺素混合液可减少TKA患者术后出血,且对其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李海锋 袁晓伟 李成福 李青松关键词:氨甲环酸 肾上腺素 出血 凝血 外侧小切口和普通切口高龄全髋置换术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比较小切口和普通切口直接外侧入路在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118例行THA的老年患者按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小切口组61例和普通组57例。术后随访时间15个月~3年,记录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输血人数,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3、6个月和末次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输血人数、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低于普通组,而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但小切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3.28%vs 15.79%,P〈0.05)。结论与普通切口相比,小切口直接外侧入路THA治疗高龄髋关节疾病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疗效满意。 袁晓伟 李林 李青松关键词:预后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01—2014-12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按照内固定术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A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B组)。比较分析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t=13.68,P<0.01)和切口长度(t=8.47,P<0.01)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t=6.49,P<0.05)和术中输血量(t=5.21,P<0.05)均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t=12.99;P<0.01),术后患侧负重时间(t=5.36,P<0.05)和住院天数(t=4.56,P<0.05)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6、9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经济困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适于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 李青松 袁晓伟 金敬尧 李林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疗效对比 跟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16年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2%。在所有的跟骨骨折中65%~70%的骨折涉及跟骰关节面[1],20%~45%伴有跟骰关节损伤。跟骨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对患者跟部轴向荷载引起的,通常是由高处坠落或摩托车事故等直接暴力冲击造成[2]。跟骨骨折常导致跟骨的长度、高度和宽度发生变化,距下关节不平整,跟骨三个关节面的正常关系破坏,造成距下关节及周围关节的继发型损伤[3]。 袁晓伟 李林 李青松关键词:跟骨骨折 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室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 袁晓伟关键词:跟骨关节内骨折 Essex-Lopresti损伤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30岁,因外伤以“右肘部及右腕部疼痛、畸形伴活动受限2h”人院。患者入院2h前因滑雪摔倒、右腕部撑地致右前臂疼痛、肘关节畸形伴活动受限。专科查体:右肘关节屈曲畸形伴活动受限,右肘后空虚,外翻应力试验+,前臂旋前20°, 袁晓伟 李青松 李林关键词:关节屈曲畸形 腕部疼痛 应力试验 前臂旋前 右腕部 双膝关节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化脓性感染1例 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58岁。主因双膝疼痛、肿胀20 d,加重2 d于2014年7月11日收入院。患者于2014年6月因头面部皮肤紫外线过敏,于外院行激素治疗15 d后,为缩短治疗时间,自行加大激素使用剂量3 d,停药2 d后自觉双膝及右髋部疼痛,并于当地医院行镇痛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乏力、畏寒、发热、纳差,腹泻两次,双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并逐渐加重。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袁晓伟 李青松 李林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