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金辉

作品数: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小剂量
  • 3篇小剂量肝素
  • 3篇肝素
  • 2篇凝血
  • 1篇血必净
  • 1篇血必净注射液
  • 1篇血功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因子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活化
  • 1篇亚群
  • 1篇炎性
  • 1篇炎性介质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时间
  • 1篇凝血指标
  • 1篇脓毒症患者

机构

  • 4篇秦皇岛市第二...

作者

  • 4篇王艳红
  • 4篇魏军
  • 4篇蒋金辉
  • 3篇冯冬青

传媒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药物评价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容量复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脏器支持等基础对症治疗,肝素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5 U/kg/h,疗程1周,观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评分)变化,记录并发症并比较28日死亡率,并观察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逐渐降低,肝素组患者治疗7d后APACHEII评分(11.81±3.24)显著低于常规组(13.74±3.54)(P〈0.05)。肝素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略高于常规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 P=0.504)。肝素组28天病死率(18.75%)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 P=0.459)。治疗1 d、4 d、7 d后,两组患者PT、PLT、APTT数值略有升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持续泵注5 U/kg/h小剂量肝素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并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增加出血反应。
魏军王艳红蒋金辉冯冬青
关键词:脓毒症小剂量肝素凝血时间病死率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滴血必净注射液,7 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 d后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7 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 d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D-dimer、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7 d内MODS发生率(13.3%vs 20.0%)与病死率(10.7%vs 13.3%)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高凝状态。
魏军王艳红蒋金辉冯冬青
关键词:血必净注射液乌司他丁炎性介质T细胞亚群D-二聚体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与临床疗效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本院2011年7月-2013年10月间9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采取容量复苏、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控制血糖、脏器支持等基础对症治疗,肝素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肝素5 u/kg/h,疗程1周,评价小剂量肝素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并检测两组患者PT、a PTT、PLT、TXB2、6-keto-PGF1α、CD62P、TXB2/6-keto-PGF1α(T/K)水平,计算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比较两组出血并发症与28日死亡率。结果治疗1 d、4 d、7 d后,两组患者PT、PLT、a PTT数值略有升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素组患者TXB2、T/K、CD62P表达水平逐渐呈下降趋势,常规组患者则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在7 d后TXB2、T/K、CD62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keto-PGF1α表达水平均呈上升趋势,肝素组治疗7 d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II评分逐渐降低,肝素组患者治疗7 d后APACHEII评分(11.81±3.24)显著低于常规组(13.74±3.54)(P<0.05)。肝素组和常规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2.50%vs.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7,P=0.504)。两组患者28天病死率(18.75%vs.25.00%)(χ2=0.549,P=0.459)。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在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的前提下,抑制脓毒症的凝血级联反应,纠正凝血功能紊乱,降低血小板活化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死亡率有下降倾向。
魏军王艳红冯冬青蒋金辉
关键词:脓毒症小剂量肝素凝血功能血小板
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魏军王艳红冯冬青蒋金辉
采用阳性对照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表明: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有助于改善脓毒症患者症状,降低患者病死率,同时并不显著改变凝血时间,增加出血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且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脓毒症小剂量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