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凡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青光
  • 22篇青光眼
  • 8篇开角型
  • 8篇开角型青光眼
  • 7篇原发性
  • 7篇剥脱
  • 7篇剥脱性
  • 6篇剥脱性青光眼
  • 5篇原发性开角型
  • 5篇原发性开角型...
  • 5篇切除
  • 5篇切除术
  • 5篇疗效
  • 4篇断层扫描
  • 4篇神经纤维
  • 4篇神经纤维层
  • 4篇神经纤维层厚...
  • 4篇综合征
  • 4篇小梁
  • 4篇小梁切除

机构

  • 24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附...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李凡
  • 23篇唐广贤
  • 22篇张恒丽
  • 21篇马丽华
  • 20篇闫晓伟
  • 20篇耿玉磊
  • 7篇张青
  • 2篇尚庆丽
  • 2篇刘婕
  • 2篇王民
  • 2篇柳丹丹
  • 1篇李丽
  • 1篇任骞
  • 1篇于华
  • 1篇杨洁
  • 1篇赵娴
  • 1篇卢文胜
  • 1篇石晶
  • 1篇苏锐锋
  • 1篇侯英

传媒

  • 6篇临床眼科杂志
  • 4篇河北医药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眼科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睫状体光凝治疗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经巩膜睫状体激光光凝治疗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10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青光眼的患者采用经巩膜睫状体激光光凝术降眼压治疗。随访并记录手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视力、眼部症状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未用药时平均眼压(40.3±4.61)mm Hg,平均随访时间(14±5.3)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分别为(17.3±3.85)mm Hg、(16.4±4.39)mm Hg、(15.2±3.09)mm Hg和(15.3±3.35)mm Hg,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视力提高者3眼、无变化者7眼。术前所有患者的眼部胀痛等不适症状术后均缓解,随访中未发现眼球萎缩等并发症。结论经巩膜睫状体激光光凝术安全有效,可作为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青光眼患者降眼压的首选治疗方法。
张恒丽唐广贤闫晓伟刘婕李凡耿玉磊李兴茹马丽华
关键词: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
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联合HD-OCT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应用分离格栅视觉诱发电位(IC-VEP)和高清度相干光层析成像术(HD-OCT)分析、评估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功能和结构变化,为POAG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POAG患者(观察组)31例(31只眼),平均年龄(43.11±5.34)岁(24~56岁);正常对照者(对照组)30例(30只眼),平均年龄(42.88±5.15)岁(27~5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视野、HD-OCT及IC-VEP检测,统计分析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受试者的性别、年龄、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中央角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视野平均缺损比较P﹤0.01。早期POAG患者IC-VEP及HD-OCT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87%和90%,80.64%和86.67%,两者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均P﹥0.05。IC-VEP检测早期POAG的ROC曲线下面积(AUCs)为0.901,和黄斑区不同部位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的AUC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一致性检测率为65.57%。结论IC-VEP联合HD-OCT对早期POAG诊断的效能较高,快捷、简便,能够提高POAG早期诊断率,降低青光眼致盲率。
张恒丽唐广贤李凡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李兴茹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改良式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式Ahmed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9例31只眼行改良式Ahmed引流阀植入术。男18例20只眼,女11例11只眼;平均年龄(58±15)岁;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4例15只眼,人工晶体眼青光眼6例6只眼,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5例6只眼,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2例2只眼,外伤性青光眼1例1只眼,无晶体眼青光眼1例1只眼。术前平均眼压(58.0±15.21)mm Hg,所有手术均采用改良式Ahmed引流阀植入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5±6.5)个月。术后1个月眼压平均(12.26±3.07)mm Hg(P<0.01)、完全成功率96.77%,随访12个月时平均眼压(16.0±6.18)mm Hg(P<0.01)、总成功率92.86%。术后视力提高23只眼、无改变8只眼。引流盘位置移动2只眼,无变化29只眼。术后早期并发症:前房积血5只眼,浅前房5只眼,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随访过程中未发现复视及引流管暴露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式Ahmed引流阀植入术能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张恒丽唐广贤李凡闫晓伟耿玉磊马丽华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并发症
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开角型青光眼连续病例61例(76眼)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共27例(32眼),其中男20例(23眼),女7例(9眼),平均年龄(47.22±11.15)岁。对照组进行传统小梁切除术,共34例(44眼),其中男23例(32眼),女11例(12眼),平均年龄(47.60±14.51)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随访8~15个月,平均(9.10±2.40)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眼压分别为(36.78±6.36)mmHg和(37.50±5.30)mmHg(1mmHg=0.133k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9)。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分别为(15.86±2.85)mmHg和(16.61±3.31)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1),但均较术前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周滤过泡弥散隆起;术后1个月共存型及内滤过型占84.38%,外滤过型占12.50%;至末次随访,外滤过型均转变为共存型。术后6个月,观察组功能滤过泡较对照组少(P=0.040),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96%和79.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术后早期,观察组睫状体浅脱离1眼,占3.13%;对照组前房延缓形成、前房积血及脉络膜脱离等共20眼,占45.4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00,P=0.000)。结论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术后早期并发症少,房水引流途径以内引流为主。
张恒丽唐广贤李凡马丽华闫晓伟耿玉磊
关键词:青光眼开角型巩膜切除术
高度近视眼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一例被引量:1
2018年
女性,72岁。2017年3月3日主因右眼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10天加重12小时就诊。既往双眼高度近视病史50年。入院前10天于某院就诊,诊断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给予药物控制眼压,右眼症状缓解,12个小时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入院全身查体无明显异常。
马丽华唐广贤李凡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高度近视眼合药物控制眼胀痛
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与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评估CO2激光辅助深层巩膜切除术(CO2 laser-assisted sclerectomy surgery,CLAS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临床疗效,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探讨手术区域房水引流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青光眼科接受CLASS(28例28眼)与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手术(28例28眼)的POAG患者,分析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术后滤过泡形态、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3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显著低于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眼压较CLASS组眼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SS组完全成功率为64.29%,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完全成功率为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泡形态:CLASS组L型滤过泡12眼,H型滤过泡16眼;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L型滤过泡20眼,H型滤过泡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脉络膜脱离、浅前房,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SS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降眼压方法,经小梁网、巩膜、脉络膜途径引流房水,远期效果良好,是治疗POAG的有效方法。
闫晓伟唐广贤张恒丽李凡马丽华耿玉磊张金玲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超声生物显微镜
剥脱性青光眼黄斑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早中期、晚期剥脱性青光眼(PXG)患者及正常人黄斑厚度的差异,探讨黄斑厚度与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治疗的早中期PXG患者33例33眼作为早中期PXG组,晚期PXG患者24例24眼作为晚期PXG组。同期纳入性别、年龄及屈光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4人34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测量并比较3个组患者黄斑各区厚度及体积差异,对黄斑厚度与视野M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早中期PXG组和晚期PXG组平均黄斑厚度分别为(305±15)、(297±15)和(287±17)μm;平均黄斑体积分别为(0.94±0.05)、(0.91±0.05)和(0.89±0.05)μm^3。3个组鼻内环、上内环、颞内环、下内环、上外环和颞外环、下外环区的黄斑厚度及体积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厚度=4.226、9.335、12.133、10.115、11.298、8.243、12.142,均P<0.05;F体积=3.812、9.152、12.774、8.889、11.284、7.937、11.652,均P<0.05),早中期PXG组上内环、颞内环、下内环、上外环和颞外环区黄斑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PXG组下内环、颞内环区黄斑厚度均较早中期PXG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PXG组内、外环各区黄斑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与早中期PXG组黄斑各区厚度与视野MD均无相关性(均P>0.05),晚期PXG组鼻内环、上内环、颞内环区黄斑厚度与视野MD均呈正相关(r=0.527、0.544、0.417,均P<0.05)。结论SD-OCT可定量分析黄斑厚度变化,联合视野检查可作为PXG诊断分期和随访的重要参考指标。
李凡唐广贤马丽华耿玉磊张恒丽闫晓伟张青
关键词:光相干断层扫描剥脱性青光眼黄斑厚度
针刺分离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对比分析针刺分离治疗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和小梁切除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2在石家庄市第一眼科医院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随访中连续出现的无功能滤过泡者69例(81只眼),其中,30例(34只眼)为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引流钉组);39例(47只眼)为复合小梁切除术后(小梁组)。分别对青光眼术后无功能滤过泡者行滤过泡旁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分离。观察针刺分离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刺分离前引流钉组和小梁组的眼压分别为(33.96±4.10)mmHg和(32.50±3.63)mmHg,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分离后1个月和6个月,引流钉组患者眼压分别降至(12.15±3.53)mmHg和(13.56±3.15)mmHg,小梁组分别降至(12.64±3.08)mmHg和(14.60±4.27)mmHg,与针刺分离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针刺分离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分离前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分离后功能滤过泡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分离后早期并发症主要有结膜下出血、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和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引流钉组明显低于小梁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26,P=0.01)。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滤过泡渗漏、滤过区结膜糜烂等并发症。结论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或氟尿嘧啶联合针刺剥离对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后无功能滤过泡的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张恒丽唐广贤李凡闫晓伟马丽华耿玉磊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针刺分离
超声生物显微镜协助下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部分晶状体囊膜残留的无晶体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协助,行透明角膜缘切口、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或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破裂的无晶体眼患者、经UBM检查囊膜残留>180°共22例(22眼)为试验组,术前了解睫状沟形态,行单襻人工晶体悬吊术。常规人工晶体悬吊术22例(22眼)为对照组。比较2组视力、术后散光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术前相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UCVA逐渐提高(P<0.05)。2组间术前、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BCVA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对照组散光较试验组散光小(P<0.05)。试验组发生角膜水肿、前房及玻璃体出血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UBM协助下行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苏锐锋李凡石晶杨洁蕫微丽
关键词:超声生物显微镜白内障人工晶体悬吊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首次发作后视神经损害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首次发作后一年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视野的变化。方法前瞻性对列研究。选取APACG患者30例(首次急性发作眼为观察组,临床前期眼为对照组)。在眼压正常后24小时内、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析眼压、RNFL厚度及视野。结果观察组平均RNFL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在24小时内和1周时增厚(P〈0.0010),其余时间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6个月内持续变薄,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1个月时较24小时内平均缺损(MD)增大(P=0.002),模式标准差(PSD)减小(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个月至1年各时间MD及P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RNFL厚度与MD正相关(P〈0.05)。结论APACG患者首次急性发作后,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并随时间推移弥漫性变薄,至6个月时稳定;视野损害在1个月时部分可逆,且1年内无明显加重;视神经损害的形态学和功能学具有一致性。
张青张恒丽唐广贤王民柳丹丹李凡于华李丽赵娴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