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春
- 作品数:28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理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荀子》副词的语法功能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荀子》中副词的语法功能研究,再次论证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这一语法功能,为先秦副词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 陈家春
- 关键词:《苟子》副词语法功能
- 《景德传灯录》异文辨正
- 2016年
- 以七个版本的对校,辨正了《景德传灯录》传本中24条形误、3条缺文、1条衍文和1条颠倒用例。
- 陈家春
- 关键词:景德传灯录异文辨正
- 禅宗“盐语”
- 禅宗"盐语",指的是禅宗中关于"盐"的俗语。禅宗提倡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以,禅师在传教中不直接讲解和分析教义,而是采用隐喻暗示的手法,从语言和行动上制造机锋以启示学人悟道,并运用很多含有禅意的独特意象,来"绕...
- 陈家春
- 禅籍词语兼位现象例释
- 2014年
- 论文以"良久""不审"珍重"等词语为例,对禅籍中的词语兼位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兼位词语的新义并不是一般的词义引申或感染,而是由"被兼位词的词义+兼位词的旧义"构成的,因此,无须为其设立新的词性和义项。
- 陈家春
- 关键词:禅籍珍重作家
- 从《聊斋志异》婚嫁词语解读蒲松龄的婚姻观被引量:1
- 2011年
- 《聊斋志异》涉及婚嫁类的词语相当多,从这些词语可以体现出蒲松龄的婚姻观:与"媒人"相关的词语表现作者"非媒不婚"的观念;婚礼过程用词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反对"非礼成偶",认为婚姻过程中的礼仪不可或缺;与纳妾相关的词语也体现出作者始终默许"一夫多妻";从婚后相处的词语中可发现蒲松龄不太赞成离异和休妻,即使真的要离异或者再续再醮,也都必须符合传统礼仪。
- 陈家春
- 关键词:《聊斋志异》婚姻观
- 《景德传灯录》点校献疑
- 2013年
- 论文对近年来新成果上海本、海南本《景德传灯录》中的共有疑误5条、其他疑误各7条,共19条疑误例进行献疑补正。
- 陈家春
- 关键词:景德传灯录点校
- 《大学语文》古代作品注释质疑
- 2009年
- 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是一部较有影响力的教材,但其中一些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存有问题,本文即对古代作品里的八条注释提出了商榷意见。
- 范崇高陈家春李明龙
- 关键词:大学语文注释
- 《荀子》副词的分类描写
- 2008年
- 本文从意义出发把《荀子》副词划分为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情状方式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频率副词、谦敬副词八类,并分别进行了详尽的统计描述,介绍了《荀子》副词的概貌,为先秦副词研究提供了一些基础性的资料。
- 陈家春李进
- 禅宗“盐语”
- <正>禅宗"盐语",指的是禅宗中关于"盐"的俗语。禅宗提倡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所以,禅师在传教中不直接讲解和分析教义,而是采用隐喻暗示的手法,从语言和行动上制造机锋以启示学人悟道,并运用很多含有禅意的独特意象,...
- 陈家春
- 文献传递
- 论蒲松龄对传统婚姻观的承袭——以婚嫁类词语使用为例
- 2008年
- 文章通过对《聊斋志异》的婚嫁类词语的概括总结,详细分析涉及婚嫁的每一类词语在文中的使用情况,由此来深入阐述我国古代婚姻观念在清朝初期人们心中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共同反映出以蒲松龄为代表的清初民众对古代婚姻习俗的继承和延续。
- 陈家春周寻周舫
- 关键词:聊斋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