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语言文字更多>>
- 高校成绩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越来越深入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
- 胡敏
- 关键词:成绩管理软件工程
- 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对儿童近视控制进展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儿童配戴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对延缓近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儿童眼科就诊近视患者,其中单焦点镜片配戴者52例为对照组,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配戴者78例作为实验组。比较2组在戴镜前及戴镜后的第3、6、9、12个月,期间主要观察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的变化,对不同组间近视控制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戴镜前后等效球镜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0,P<0.001)。自佩戴6个月起,对照组屈光度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且佩戴时间越长,2组之间的效果差距越大。2组戴镜前后眼轴长度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28,P=0.876),提示2种镜片对眼轴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焦点镜片相比,复合多点光学离焦镜片能有效延缓儿童近视进展。
- 梁佳芮张晓帆陈黎张洁莹薛黎萍胡敏周圆
- 关键词:近视眼轴
- 角膜塑形镜联合1%阿托品眼用凝胶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 2022年
- 观察角膜塑形镜联合1%阿托品眼用凝胶控制青少年进展性近视的效果。方法: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至2019年在我院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近视仍进展较快的低中度近视患者50例给予加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联合点眼观察2年的眼轴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所有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仍进展较快,戴镜前眼轴(24.60±0.88mm)与戴镜1年后眼轴(24.94±0.97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戴镜前后眼轴增长范围为(0.33±0.32mm)(P<0.01),给予加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后6月、12月、18月、24月眼轴分别为25.03±1.12mm、25.06±0.98mm、25.11±1.00mm、25.12±1.02mm,眼轴增长范围为(0.17±0.12mm),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阿托品眼用凝胶前、后眼轴增长范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少年进展性近视患者使用角膜塑形镜联合1%阿托品眼用凝胶点眼可以有效控制近视进展。
- 尹洁胡敏朱勤李雪娇苏贤波
-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阿托品青少年
- 人参皂苷RG1调控丙酮酸激酶M2影响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糖酵解和血管形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通过调控丙酮酸激酶M2(PKM2)的表达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糖酵解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HRMECs,将其分为对照组(NC)组、高葡萄糖(HG)组、HG+人参皂苷Rg1(HG+GRg1)组、HG+人参皂苷Rg1+低表达PKM2(HG+GRg1+si-PKM2)组、HG+人参皂苷Rg1+过表达PKM2(HG+GRg1+OE-PKM2)组,si-PKM2、OE-PKM2通过细胞转染方式转染至HRMECs中。采用qRT-PCR法检测HRMECs中PKM2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RMECs中相关蛋白表达量;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体外管腔生成数量,以量化血管形成能力;收集各组细胞培养液,分别用葡萄糖检测试剂盒、乳酸检测试剂盒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检测试剂盒检测葡萄糖摄取量、乳酸产量以及ATP含量。结果HG诱导会显著增加HRMECs的血管形成数量、糖酵解及PKM2的表达,而在加入GRg1处理后,HG所致的血管数量、糖酵解及PKM2的表达均明显减少;转染si-PKM2可协助GRg1对糖酵解和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而转染OE-PKM2会干扰GRg1的功能。结论GRg1通过抑制PKM2减少HRMECs糖酵解抑制血管形成。
- 薛黎萍胡敏李亚娣张晓帆张洁莹周园梁佳芮张传宏丁鹏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参皂苷RG1糖酵解血管形成
- 单眼低度近视患儿佩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对屈光度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单眼低度近视患儿佩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对近视发展的影响,为科学矫正和规范治疗近视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小学近视单眼患者120例,近视侧眼屈光度为(-1.00~-2.50)D,对侧眼屈光度为(-0.50~0.50)D。依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单眼配戴角膜塑形镜)和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每组60例。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于戴镜前、戴镜后6个月、戴镜后12个月及停戴1个月后测量患者的眼轴长度(AL)且戴镜前与停戴后1个月还需测量患者的等效球镜度(SE),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AL及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配戴12个月后,试验组戴镜眼AL[(24.91±0.11)mm]较对照组[(25.02±0.09)mm]短,对侧眼AL[(24.58±0.24)mm]较对照组[(24.20±0.13)mm]长。停戴塑形镜1月后,试验组戴镜眼SE[(-2.22±0.78)D]较对照组[(-2.64±0.21)D]高,对侧眼SE[(-0.96±0.84)D]较对照组[(-0.37±0.54)D]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2,-4.58,P值均<0.05)。结论与佩戴框架镜相比,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抑制单眼近视患儿患眼AL延长、控制患眼近视进展,促进对侧健眼眼轴延长及屈光度增加,降低屈光参差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双眼视轴发育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双眼协调发展。
- 李雪娇尹洁朱勤鲁发宾苏贤波胡敏
- 关键词:近视屈光
- 非共同性斜视遗传学机制研究
- 2021年
- 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两大类。非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出现眼位偏斜且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运动障碍的一类疾病。研究发现一些非共同性斜视表现出很强的家族性,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性疾病(CCDDS)和非共同性斜视紧密相关,并用来解释共同性斜视的遗传学机制,该病是由先天性颅神经核及其各自的颅神经发育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相关肌肉运动或联动异常。本文就近年来对先天性颅神经支配异常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作一综述。
- 秦曼胡敏
- 关键词:非共同性斜视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MOBIUS综合征
- 一种眼科用儿童头部固定检查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眼科用儿童头部固定检查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柱从上向下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可在滑动时自由锁止,滑块于滑槽外连接有头部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上固定架及下固定架;上固定架的上端设置有壳体,向...
- 李亚娣胡敏薛黎萍杨冬梅朱勤尹洁张晓帆周圆
- 保山学院学生助困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现今形式下计算机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高度普及在社会事务的各个领域,高校工作要转变为高效率、高覆盖、多层面、多角度的信息化管理成为趋势。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变化,保山学院每年度依据国家、省资助中心政策...
- 胡敏
- 关键词:数据库建模UML建模
- 文献传递
- 胆甾烷类生物碱Veragranine A和B的合成研究
- 胡敏
- 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手术治疗前后双眼视功能变化的分析
- 2021年
- 探讨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Congenital Idiopathic Nystagmus,CIN)患者手术治疗前后整体视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15年~2020年在我院收治的伴有代偿头位的25例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患者施行中间带移位术。所有患者于术前及术后给予视力、立体视功能及对比敏感度检查。结果:所有CIN患者除1例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及代偿头位无变化外,其余患者手术后单眼、双眼的远视力及近视力均较手术前提高,代偿头位均有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消失(P<0.05)。所有患者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及在各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不仅可以纠正代偿头位,提高患者的视力,同时有利于整体视功能的恢复。
- 尹洁胡敏张洁莹
- 关键词:先天性眼球震颤特发性PARKS法手术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