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锡雪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4篇动脉
  • 4篇动脉瓣
  • 4篇主动脉
  • 4篇主动脉瓣
  • 3篇心肌
  • 3篇心室
  • 3篇心脏
  • 3篇主动脉瓣反流
  • 3篇反流
  • 3篇超声诊断
  • 2篇心动描记术
  • 2篇心室壁
  • 2篇心脏瓣膜
  • 2篇血分
  • 2篇射血分数
  • 2篇室壁
  • 2篇描记
  • 2篇描记术
  • 2篇斑点追踪技术

机构

  • 7篇天津市胸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7篇关欣
  • 7篇李锡雪
  • 3篇朱延波
  • 2篇张利霞
  • 2篇耿庆国
  • 2篇芦雅萍
  • 2篇骆永娟
  • 2篇耿婕
  • 2篇丛洪良
  • 2篇张利霞
  • 2篇陈康
  • 1篇冯津萍
  • 1篇王联群
  • 1篇刘建实
  • 1篇王文斯
  • 1篇张秀红
  • 1篇林云佳

传媒

  • 3篇医师在线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斑点追踪技术对重度主动脉瓣反流并保留左室射血分数患者左室心肌力学评价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无症状慢性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并且保留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的左室力学特征的早期变化。方法收集门诊和住院52例无症状慢性重度AR并保留LVEF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时间约2.1~5.2年,中位随访时间3.2年。随访主要终点是LVEF<50%。结果21例慢性重度AR患者达到了主要终点。与保留LVEF的重度AR相比,这些患者的左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17.6±3.3)vs(-19.5±1.3)%,P<0.05]、左室整体周向峰值应变(GCS)[(-18.6±2.1)比(-20.9±1.2)%,P<0.05]显著受损,在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中,GLS是LVEF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当重度AR患者GLS值≥-17.75%时,主要终点事件发生概率显著增加,ROC曲线下面积为0.85。结论在无症状慢性重度AR患者中,GLS、GCS的受损是左室功能障碍的初步迹象,GLS是LVEF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利霞丛洪良关欣李锡雪康彬彭玲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主动脉瓣反流左室射血分数
经胸超声引导3D打印模型评估结构性心脏病的初步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3D打印模型在结构性心脏病术前评估应用中的可行性及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2至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3D打印模型对44例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3~75(44±22)岁,对比常规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并以术中直视所见为"金标准" 。结构性心脏病患者12例,其中包含二尖瓣脱垂4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2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2例,法洛四联症1例,室间隔缺损1例,非结构性心脏病患者32例作为阴性对照。结果TTE Guided 3D PM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大于或等于3D-TTE;McNemar检验3D-TTE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0.745,P〈0.01,说明3D-TTE和金标准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性一般。McNemar检验TTE Guided 3DPM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0.955,P〈0.01,说明TTE Guided 3DPM和金标准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性较高。3D-TTE与TTE Guided 3DPM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0.879,P〈0.01,说明3D-TTE和TTE Guided 3DPM两种方法结果一致性较高。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3D打印模型能够清晰显示结构性心脏病病变的实体三维结构,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3D打印模型为结构性心脏病外科术前评价及决策提供了重要信息。
朱延波刘建实王联群关欣骆永娟耿婕耿庆国林云佳张利霞李锡雪芦雅萍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脏病
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超声诊断被引量:2
2020年
三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之一,病因有很多,如右心扩大、右心功能减低、肺动脉高压、三尖瓣病变等。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一种少见先心病的可能,即三尖瓣下移畸形,又称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是指部分或整个三尖瓣瓣叶没有附着于三尖瓣的正常位置,而是呈螺旋形向下移位至右心室壁,同时伴有三尖瓣环、瓣叶、瓣器以及右心室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李锡雪关欣
关键词:EBSTEIN畸形三尖瓣下移畸形三尖瓣环三尖瓣病变右心室壁超声诊断
全身成像三维量化定量评估主动脉瓣反流体积的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全身成像三维量化(GI3DQ)法定量评估主动脉瓣反流体积(AR-Vol)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10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102例.分为两组,其中偏心性组包含偏心性AR患者40例,中心性组包含中心性AR患者62例.用GI3DQ法直接测量AR-Vol;近端血流等速面(PISA)法测量AR-Vol作为参照标准.结果 (1)偏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得AR-Vol分别为(44 ±11)、(48±10) ml;中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得AR-Vol分别为(34±13)、(33±13) ml.(2)配对t检验示偏心性组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心性组两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02).(3)偏心性组与中心性组GI3DQ法与PISA法测量AR-Vol相关系数分别为:r=0.835,r =0.913;一致性分析偏心性组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2),中心性组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1 7).结论 中心性AR时,GI3DQ法评估AR-Vol与PISA法相比可行且准确,可作为常规应用.
朱延波张秀红耿婕关欣冯津萍耿庆国骆永娟张利霞陈康王文斯李锡雪
关键词:超声检查心脏瓣膜疾病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手术指征的评价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使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无症状中度及重度主动脉瓣反流(AR)患者左心室力学特征的早期变化及左心室应变与无症状重度AR手术适应证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天津市胸科医院门诊和住院慢性AR患者113例,对98例LVEF正常的无症状中度AR(n=47)和重度AR(n=51)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约3.5年。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62)。在基线和随访时进行标准超声心动图和2D-STE检查。随访的主要终点是出现手术指征,即患者出现症状或LVEF<50%。结果基线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重度AR患者左心室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及左心室整体周向峰值应变(GCS)明显受损[(-18.2±2.3)%比(-19.9±1.2)%,(-19.9±2.4)%比(-21.2±1.8)%,均P<0.05]。慢性AR患者23例达到了主要终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LS与需要行主动脉瓣手术独立相关(OR=0.68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LS判断手术的曲线下面积为0.797(95%CI 0.664~0.930),最佳临界值为-19.0%。结论 GLS受损是早期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标志,对无症状重度AR的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有潜在价值。
张利霞丛洪良关欣朱延波李锡雪芦雅萍尚艳文闫鹏博陈康王臻臻彭玲
关键词:主动脉瓣反流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应变
主动脉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主动脉瓣狭窄已成为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和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最主要的非侵入性影像方法。病因和形态学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的最常见病因是三叶瓣瓣膜钙化、先天性二叶瓣合并钙化以及风湿性瓣膜病(图1)。其中,二叶瓣与三叶瓣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具有高度年龄依赖性,二叶瓣狭窄患者年龄通常<65岁,三叶瓣狭窄则主要见年龄>75岁的老年人。
李锡雪关欣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风湿性瓣膜病心脏瓣膜病瓣膜钙化常见病因超声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
2020年
肥厚型心肌病(H C M)是指以心室壁异常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可能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的原发性心肌病变,在无明显阻力及压力负荷增加时,心肌发生肥厚,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李锡雪关欣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心室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超声诊断压力负荷增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