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顺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移动储热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过程中伴生的低品位热能,由于温度较低,在能源的开发、转换、运输和利用过程中,能量在供应与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数量、形态和时间上的差异,这种能量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是制约热量高效回...
- 姚华黄云郑新港韩广顺丁玉龙
- 关键词:工业余热节能
- 列管式相变蓄热器性能强化的模拟被引量:8
- 2015年
- 基于列管式换热器具有传热面积大、结构紧凑、操作弹性大等优点,使其在相变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建立一种新型列管式相变蓄热器模型,在不考虑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利用Fluent软件对相变蓄热器进行二维储热过程的数值模拟。本文主要研究斯蒂芬数、雷诺数、列管排列方式、肋片数以及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对熔化过程的影响,并对熔化过程中固液分界面的移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内肋片强化换热效果明显,特别是对应用低导热系数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小于1 W/(m·K)]的列管式蓄热器,相对于无肋片结构,加入肋片(Nfn=2)可缩短熔化时间52.6%。
- 韩广顺王培伦金翼黄云丁红胜丁玉龙
- 关键词:相变材料相变蓄热数值模拟
- 偏心管翅式相变储热单元性能强化的模拟被引量:6
- 2015年
- 对管翅式相变储热单元进行了二维非稳态模拟研究。在考虑自然对流与外管传热的情况下对比研究了同心管翅、偏心管翅以及翅片接触外管三种储热单元的传热特性。考虑了内管壁温度、外管材料、翅片厚度对储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采用同心管翅时相比,由于自然对流的影响,偏心管翅储热单元有效削弱了固-液界面分布不均匀现象,完全融化时间减少了29.3%,而当翅片接触金属外管时,通过翅片的传热外管温度迅速升高,增大了换热面积,完全融化时间减少了近49.3%。可见,翅片接触外管储热单元不仅削弱了自然对流引起固-液界面分布不均匀现象,而且利用了外管的传热,强化了储热换热性能。
- 韩广顺丁红胜王培伦金翼黄云童莉葛
- 关键词:相变材料自然对流传热
- 列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强化换热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在考虑自然对流的情况下,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进口工况、模型结构、相变材料物性及相变材料组合对列管式相变储能换热器储热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口功率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进口温度或进口速度对强化换热效果影响不大;管内添加翅片及提高相变材料导热系数对强化换热较为显著,最佳的翅片结构较光管结构的完全熔化时间缩短了30.7%,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然对流的作用;对于管列数较多的情况,使用相变材料组合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换热方式.
- 韩广顺丁红胜童莉葛
- 关键词:强化换热相变材料自然对流
- 不同壳管类型相变储热单元储热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 在相同相变材料(PCM)含量及换热面积情况下,本文数值研究了在不同壳管类型相变储热单元内PCM的熔化过程。利用FLUENT软件对管道模型和圆柱模型分别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自然对流对熔化速率,固-液界面,储热速率,总储...
- 韩广顺黄云王培伦丁红胜
- 关键词:自然对流相变材料
- 文献传递
- 不同壳管类型相变储热单元储热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 在相同相变材料(PCM)含量及换热面积情况下,本文数值研究了在不同壳管类型相变储热单元内PCM 的熔化过程.利用FLUENT 软件对管道模型和圆柱模型分别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自然对流对熔化速率,固-液界面,储热速率,...
- 韩广顺黄云王培伦丁红胜
- 关键词:自然对流相变材料
- 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储热换热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基于石蜡相变材料,对同心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的融化过程进行了二维非稳态数值研究。在考虑自然对流的前提下,对比了内传热管和外传热管储热单元的换热特性,得到了相变材料的温度场分布、流线图和相变界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史蒂芬数、瑞利数对储热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融化相同体积相变材料前提下,外传热管储热单元可以缩短60.7%的融化时间,换热特性明显优于内传热管式储热单元,这对与变储热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韩广顺丁红胜黄云童莉葛
- 关键词:相变材料自然对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