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珊

作品数:8 被引量:16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经济管理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热经济
  • 3篇热经济性
  • 3篇热经济性分析
  • 3篇储能
  • 2篇电价
  • 2篇再生能源
  • 2篇能源
  • 2篇可再生
  • 2篇可再生能源
  • 2篇火用分析
  • 2篇储能技术
  • 1篇电池
  • 1篇电力
  • 1篇电力储能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盈亏平衡分析
  • 1篇再生能源发电
  • 1篇潜热
  • 1篇热化学
  • 1篇装机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工业和信息化...
  • 1篇毕节高新技术...

作者

  • 8篇徐玉杰
  • 8篇胡珊
  • 7篇陈海生
  • 7篇刘畅
  • 1篇纪律
  • 1篇周学志
  • 1篇王亮
  • 1篇汪翔
  • 1篇刘英军
  • 1篇王伟
  • 1篇刘嘉
  • 1篇吴艳
  • 1篇郝木凯
  • 1篇丁捷

传媒

  • 3篇储能科学与技...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高科技与产业...
  • 1篇中外能源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本文采用火用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模型。针对10 MW/80 MWh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服务于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电力系统运...
胡珊刘畅徐玉杰陈海生
关键词:火用分析
文献传递
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被引量:55
2017年
储热最大的潜力就在于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储热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对太阳能热利用、电网调峰、工业节能和余热回收、建筑节能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储热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均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利用Thomson Reuters公司的检索平台Web of Science对显热、潜热及热化学3大类储热技术从2000~2015年的研究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基础研究方面潜热储热是当前最受关注的储热技术,热化学储热的关注度居中,显热储热的关注度最小,这主要取决于3种储热技术的成熟度.其次,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了3类储热的主要技术特色,诸如储能密度、储能规模、储能周期、储能成本、优缺点、未来研究重点等,并指出各储热技术应用领域的选择与拓展应充分考虑其各自的技术特色.最后,对储热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包括近5年来出现的以储热瓷与类离子液体为代表的潜热储热技术、钙基高温热化学储热技术、以及混合储热技术,详细阐述了这些储热技术的原理与发展潜力,旨在为新型储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详实的参考.
汪翔陈海生徐玉杰王亮胡珊
关键词:储热显热潜热热化学
中国电力储能应用的挑战与对策被引量:2
2016年
为满足电力行业的应用需求,电力储能技术一直在向大规模、低成本、长寿命、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电力储能技术,除抽水蓄能外,大多数均处于示范阶段,少数技术还处于研发阶段,总体上同国外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纪律刘畅胡珊周学志徐玉杰陈海生
关键词:储能技术抽水蓄能钠硫电池可再生能源发电峰谷电价
储能经济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0
2017年
储能在常规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发电与微网、辅助服务等领域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其收益模式和经济评价方法也不同。但国内外对储能技术经济研究尚属于初期阶段,未形成成熟的经济评价体系。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储能经济性的研究现状,结合不同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储能在不同应用领域的价值收益模式,初步建立了储能在不同收益模式下的收益模型。同时,分析了目前储能经济性研究的几种主流方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储能经济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刘畅徐玉杰张静胡珊岳芬丁捷陈海生
关键词:储能电力系统
储能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被引量:46
2017年
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提高电力系统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清洁能源发电比率,推动雾霾治理的有效手段。截至2015年底,全球储能装机总量约167GW,约占全球电力总装机的2.9%;我国储能装机为22.8GW,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7%。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200GW,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元以上。目前已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铅酸电池、锂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不同的储能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领域,根据系统功率与放电时间,可以将储能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分为能源管理、电力桥接和电能品质管理三部分。未来储能市场的发展将集中在分布式储能、分布式光伏+储能、微网等配网侧和用户侧等领域。近年来中国储能产业在项目规划、政策支持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均加快了发展的脚步,未来几年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市场亦将迎来快速增长。不过我国储能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以示范应用为主,储能商业化应用面临着储能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有效激励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共存。
刘英军刘畅王伟胡珊郝木凯徐玉杰刘嘉吴艳
关键词: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
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技术经济性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本文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计算模型,并针对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应用于工业用户的情景,在有无补贴的两种计算条件下,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补贴条件下,系统内部收益率为16.3%,投资回收期为9.2年;计算补贴时,系统内部收益率为23.8%,投资回收期为6.2年。同时本文还对该系统进行了盈亏平衡、敏感性等不确定性分析,找出影响系统经济性的敏感因素;并得出政策扶持对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的财务收益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工程指导。
刘畅徐玉杰胡珊陈海生
关键词:技术经济性盈亏平衡分析
基于峰谷分时电价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本文采用㶲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模型。针对先进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服务于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电力系统运行情景,开展了热经济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热经济性是可行的;能量成本在总成本中占绝大多数,非能量成本中,储气子系统占比最大,其次为压缩子系统,最后为膨胀子系统,其中压缩子系统㶲损率最高;压缩子系统优化带来的系统输出㶲单价降低最为明显,其次为储气和膨胀子系统,故系统从热经济学角度进行优化,应首先集中在对压缩机的优化上。本文的研究将为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技术经济决策的参考和依据。
胡珊刘畅徐玉杰陈海生陈海生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分析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本文采用火用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热经济性模型。针对10 MW/80 MWh蓄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服务于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电力系统运...
胡珊刘畅徐玉杰陈海生
关键词:火用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