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庸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构式
  • 2篇汉语
  • 1篇有字
  • 1篇语义
  • 1篇语义特征
  • 1篇现代汉语
  • 1篇理据
  • 1篇理据研究
  • 1篇句法
  • 1篇句法形式
  • 1篇构式语法

机构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吴庸
  • 1篇黄健平

传媒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研究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汉语隐性比较构式的认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构式语法强调语言研究既要关注核心又要关注边缘。然而,汉语比较构式研究却通常忽略这个家族的边缘成员,将语义及句法形式不易把握的比较构式排除在外。本文通过对比较构式认知机制的考察,发现比较认知是由一些认知环节构成的环环相扣的动态认知过程。它不仅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种中介,而且也是一种元认知方式,它为范畴化、类比、隐喻和概念整合等提供源动力。在语言中,比较认知语码化为各种各样的比较构式。因此,汉语中的比较构式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常见隐性比较构式的语义特征及句法表现。
吴庸
“有”字存在构式的隐性比较义及认知理据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汉语"有"字存在构式是一种典型的语法构式,学界对此做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有从比较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的探讨。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观为切入点,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有"字存在构式进行研究,认为"有"字存在构式具有隐性比较义,是比较认知的产物,它体现了"图形—背景"差异。"有"字存在构式的隐性比较义为其构式网络提供了充分的认知理据。
吴庸黄健平
关键词:构式语法
汉语隐性比较构式的认知研究
比较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能力,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比较认知经概念化投射之后,可在语言中编码为不同的比较构式。汉语比较构式的原型图式可概括为:“T+比+S+R”,其中T为比较目标,S为比较标准,“比”是将两个比较项...
吴庸
关键词:现代汉语句法形式语义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