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朝晖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0篇教育
  • 3篇大学精神
  • 3篇中国大学精神
  • 3篇理学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学
  • 2篇中国教育
  • 2篇儒学
  • 2篇社会
  • 2篇陶行知
  • 2篇乡村教育
  • 2篇教师
  • 2篇边缘化
  • 1篇玄学
  • 1篇学术思想
  • 1篇学做合一
  • 1篇研究会
  • 1篇中国教育史
  • 1篇中国陶行知研...
  • 1篇中国乡村

机构

  • 14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教育科学...
  • 1篇中国陶行知研...

作者

  • 14篇储朝晖
  • 2篇郭齐家
  • 1篇储朝晖

传媒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清华大学教育...
  • 1篇高等师范教育...
  • 1篇中国家庭教育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 1篇师资建设
  • 1篇纪念孔子诞生...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陶行知教师培养目标的逻辑系统
2003年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独特的目标系统 192 6年以培养教师的目标出现 ,在内构上 ,它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级发展体系 ,改造社会的精神是整个目标系统的最高层级 ,对前四个目标的实现起导向和统帅作用 ;关键期目标对个体的当时发展起支配作用 ;只有未实现的目标才会对个体的发展产生动力 ;生活力是这五种目标的凝聚 ,做人是这五种目标的终极。在外构上 ,它通过“心中都应当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参与整个社会 ;将培养目标与教育界的需要直接挂钩 ;通过“以人教人”建立与非教师他人的联系 ;通过“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与时俱进”融入历史 ;通过集体生活建立起与现实社会的联系。
储朝晖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培养逻辑系统教育思想
儒学与中国大学精神
中国近现代大学无一例外地显示出其精神带有儒学印迹,深入的历史研究表明,儒学是中国大学精神的根基,是孕育中国大学精神的重要学派之一,是中国大学精神变革的基础与背景,是中国大学精神形态与内容的内核,是中国大学之道的逻辑支撑。...
郭齐家储朝晖
关键词:儒学中国大学精神历史变迁学术思想
颜元对书院理念的变革及其启示被引量:3
2004年
颜元在以“理”为标示的中国学统既不能满足士人“志于道”的内心的需求又不能担当“济世”大任的情况下 ,对大学之道进行了自主、内发式变革 ,主张博大包容 ,分科教学 ,道艺并重 ,义利统一 ,万物一体 ,习动贵行 ,实现由“理”向“实”的转换。这一变化更符合大学发展要求 ,然而中国大学之道并未因此而实现根本性转变 ,显示出大学之道的转换必须以社会体制的变革为前提。
储朝晖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改革玄学理学
论教育研究的人学路径被引量:11
2004年
当前教育研究中所需要的是一种集成学科的人学而非单一从某个传统学科上衍生出的人学研究的具体途径是运用集成的人学视野大面积地研究全方位的人、具体的人、教育实践中的人。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人学视野
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研究
本文通过对“大学精神”一词进行语用分析和理论辨析,揭示出大学精神近义于大学理念、价值、灵魂、理想或大学之道、志、气,内涵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研究精神、士(君子)的精神,在具体的学校中又可各自体现为新民、明明德,...
储朝晖
关键词:中国大学精神中国教育史
文献传递
儒学与中国大学精神
<正>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其核心是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可具体体现为:大学人的价值观、大学整体的理想和目标、大学核心理念以及大学组织信念。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大学精神源自欧洲,欧...
郭齐家储朝晖
走出认知——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思考
2002年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回顾,揭示出现今教育心理学囿于认知窄视,偏视的心理学视野,失去先进的教育观念导向等问题。提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定位,即必须走出狭小的认知范围,运用大心理学观的视野,面向全体现实生活中的受教育个体,必须解决人生全程的问题,必须促进体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智力,将培养自主创造主体和接近完善的人作为新的教育心理学的整体目标。
储朝晖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创造力培养
论“做”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
2003年
本文回顾了历史上对“做”在教育教学中价值的认识的演变过程,反思其原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做”在教学中价值的提升与世界近百年来教育改革的内在联系。“教学做合一”是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先进完备的教育理论体系。论证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实要求与挑战,重新评价“做”在教学中的价值的迫切性和重大意义。
储朝晖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育理论教学评价教学原则
回眸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的农村教育
2018年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教育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40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在历史与现实的互动中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亟待破解的难题。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眸40年来农村教育的历史演变,展望新时代农村教育的发展前景,有理由相信在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未来的农村教育是中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必须跨越的门槛,也是必须奠定的基础。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机,本期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储朝晖博士,请他围绕"回眸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的农村教育"的访谈主题,从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等多个视角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教育走过的不平凡历程,畅谈40年农村教育的沧桑巨变,提出新时代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设想与建议,以飨读者。
储朝晖
关键词:农村教育事业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国教育社会现代化
探析孔子之“心”
2004年
孔子是有“心”的 ,但在偏视的实证心理学眼里 ,孔子之“心”一直被迷蒙着。在重构的大心理学视野中 ,原本的孔子之“心”被发现了 ,它在实证心理学没有耕耘的另一块领地里早已建起了内涵知性、德性、悟性、志性的独特架构。明晰和修复它 ,不只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更是在中国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教育事业所迫切要求的。
储朝晖
关键词:孔子心理学历史文化实证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