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刚
- 作品数:15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体育局科研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军事更多>>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安塞腰鼓的发展前景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安塞腰鼓融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为一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者从民族传统体育学角度探讨了安塞腰鼓的特点、社会价值及发展现状,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并参与这一集艺术与体育于一身的运动项目中,促进这项传统体育的发展.建议抓紧对安塞腰鼓的挖掘整理,促进以腰鼓为主体的黄土文化体育旅游,并把安塞腰鼓腰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计划,传承这一宝贵的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赵冬刚
- 关键词:安塞腰鼓社会价值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陕西民俗体育保护研究——以华山太极拳(剑)为例被引量:2
- 2012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从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太极拳(剑)历史渊源入手,探析了非物质文化华山太极拳(剑)的自然、平衡、轻灵、无招、康复等特征,认为华山太极拳(剑)具有健身、修心、教化、历史文化传承等体育文化价值。
- 赵冬刚
- 关键词:民俗体育
- 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研究
- 2011年
-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通过分析目前普通高校民间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的现状,阐述在普通高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结论:高校开设民间传统体育课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和民族体育的融会,有利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
- 赵冬刚
- 关键词:高校教学
- 高校排舞选项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 2019年
-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是现阶段高校的一致任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中,学生们是主要力量,而学生们的文化接收来源自然就是高校设置的课程了,除了主要的一些专业课程的帮助之外,自然也少不了体育选项课程的助力。近年来一直被高校学生们喜爱的排舞选项课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增添了不少内容,排舞作为一项全球化的健身运动,其舞蹈特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十分富有文化内涵,因此,在高校排舞选项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联系上,高校应该继续保持重视,让排舞选项课能够持续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增光添彩。
- 宋建驷杨霄王震赵冬刚程菡
-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 陕西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陕西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情况进行分析,比较陕西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探寻陕西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规律,为进一步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 赵冬刚任平社
- 关键词:大学生体质
- 安塞腰鼓体育价值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揭示安塞腰鼓的起源,探讨其与战争、宗教、生活的渊源关系;并挖掘安塞腰鼓的心理调节、健身、表演等体育价值,为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借鉴。
- 赵冬刚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安塞腰鼓
- 陕西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体育旅游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人民生活的,现在已逐渐为我国人民所接受,近几年正呈蓬勃向上之势。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我国人民对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体育旅游也日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陕西省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体育旅游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带动陕西经济的发展。
- 赵冬刚
- 关键词:体育旅游人文资源陕西经济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红拳”的发展对策研究
- 2013年
- 陕西红拳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本文阐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的文化特征,提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保护传承的策略。
- 赵冬刚曹飞
- 关键词:陕西红拳非物质文化遗产
- 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探析——以红拳为例被引量:5
- 2012年
- 随着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陕西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的价值特征;提出了陕西省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 赵冬刚
-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 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
- 2010年
-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对陕西省中、南、北部的80个乡(镇)的农村体育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赵冬刚付锦锐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