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 作品数:7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短期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延迟脐带结扎对早产儿短期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延迟断脐对早产儿短期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1 060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表明,延迟断脐可以提高早产儿出生后24h内的红细胞比容[MD=4.94,95%CI(3.54,6.33),P<0.000 01]和血红蛋白水平[MD=20.24,95%CI(12.15,28.34),P<0.000 01],降低输血率[OR=0.34,95%CI(0.16,0.72),P=0.005],降低脑室内出血[OR=0.68,95%CI(0.47,0.96),P<0.05]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OR=0.59,95%CI(0.36,0.97),P<0.05],且不提高血清胆红素峰值[MD=0.17,95%CI(-0.52,0.87),P>0.05]。[结论]与早期断脐相比,延迟断脐有益于早产儿的短期结局。 郭敏 王翠 张楠 王功朝关键词:早产儿 红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 脑室内出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8 2016年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致盲的重要疾病,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通过修正吸烟这一重要环境危险因素及补充抗氧化剂可能干预AMD的发生发展。补体抑制、神经保护和视觉周期抑制等干预策略是近年来治疗干性AMD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对于湿性AMD的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通过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疗效显著,但频繁注射需承担较大手术风险,且受患者经济水平等因素限制,联合治疗似乎可以减少再治疗次数。抗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及基因治疗可能给未来AMD的治疗提供一个长效治疗的新方法。 王翠 赵博军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7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有关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Meta分析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MD=2.33,95%CI(1.35,3.31),P<0.01];Meta分析显示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身长和头围增长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D=0.03,95%CI(-0.06,0.13),P=0.50]、[MD=0.04,95%CI(-0.04,0.13),P=0.30],描述性分析显示袋鼠式护理组早产儿的身长和头围增长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袋鼠式护理可促进早产儿体质量增长,但对于身长和头围的影响还不能肯定,未来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郭敏 王翠 张楠 王功朝关键词: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生长发育 下调血管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K2表达对血管增殖影响的体外研究 2015年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K2表达下调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能力以及对其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siRNA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转染效率;MTT法检测CK2表达下调对HUVECs细胞增殖的影响;成管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CK2表达下调对细胞成管、迁移的影响;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iRNA干扰蛋白激酶CK2表达后VEGF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si RNA干扰蛋白激酶CK2达到了预期干扰率75%,蛋白激酶CK2表达下调后抑制了HUVECs增殖、成管、迁移(P<0.05),也抑制了VEGF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蛋白激酶CK2表达下调可抑制VEGF的表达及HUVECs的增殖、成管、迁移。 杜祥阁 张营春 颜昕 王翠 赵博军关键词:蛋白激酶 CK2 血管内皮细胞 视网膜新生血管 IVR联合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wAMD患者11例(11眼),均在初始接受了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后7 d内联合标准剂量的光动力疗法(PDT),并根据患者复诊情况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再治疗或者观察。统计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RT)、眼压(IOP)及IVR再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第2、3、6个月患者BCVA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后第18个月患者BCVA较治疗前平均提高了(7.31±15.00)个字母,CRT较治疗前下降(P<0.05);IOP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前18个月患者IVR再治疗平均次数为1.55次(0~8次)。结论 IVR联合PDT可降低wAMD临床干预次数并延长疗效。 王翠 颜昕 赵博军关键词: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动力疗法 联合疗法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PCV患者87例(107眼),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眼底检查、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87例(107眼)PCV患者中,男性占57.5%(50例),单眼受累占77.0%(67例)。41~92岁,平均(66.4±9.4)岁。51.4%(55眼)见出血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45.8%(49眼)见视网膜下橘红色隆起改变。77.6%(83眼)息肉状病灶位于黄斑区,息肉状病灶1~8个,平均(2.71±1.79)个,单灶性与多灶性息肉状病灶中最大者平均面积分别为(0.52±0.35)mm2和(0.49±0.37)mm2。结论 PCV患者多见于男性,以单眼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为好发于黄斑区的出血性PED及视网膜下橘红色隆起改变,单灶性息状病的平均面积大于息肉状病灶中最大者的平均面积。 颜昕 王翠 赵博军关键词: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 尼古丁对人RPE细胞及HUVEC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形成新生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尼古丁对两种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及成管实验检测其对HUVECs迁移、成管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两种细胞经尼古丁处理后VEGF、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尼古丁促进HUVECs增殖、迁移、成管(P<0.05),但对ARPE-19细胞增殖无影响(P>0.05),且高浓度(100μmol/L)时抑制细胞增殖(P<0.01)。尼古丁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促进两种细胞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抑制PEDF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VEGF/PEDF基因表达的比率(P<0.05)。结论尼古丁可上调ARPE-19细胞和HUVECs中VEGF/PEDF基因表达的比率,促进HUVECs增殖、迁移、成管。 张营春 杜祥阁 颜昕 王翠 赵博军关键词:尼古丁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脉络膜新生血管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