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梅花针叩刺治疗失眠50例疗效观察
- 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13人,女37人,年龄从21岁至46岁,伴有高血压者9人,冠心病者7人,糖尿病者3人。 2.治疗方法 总法:以梅花针轻中度手法叩刺头部发际以内督脉、太阳经、少阳经和颈部督脉、太阳经及...
- 田文海王彩霞
- 文献传递
- 针刺留针与否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L-6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通过测定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的含量,研究针刺留针与否对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的保护差异。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组、针刺留针及不留针组。针刺留针组在造模后2 h、24 h固定,针刺三阴交、内关、人中,留针30 min,针刺不留针组针刺时间、穴位均同针刺留针组,针刺后即起针而不留针。造模48 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结果:针刺能升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IL-6的含量。早期针刺后留针与否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IL-6水平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升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IL-6含量,对缺血组织起到抗损伤、促修复的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早期,针刺后留针与不留针可能对脑的保护作用并无差异。
- 王彩霞杨晶张天生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针刺IL-6
- 运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 腹针是微针疗法之一,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以神阙布气假说为核心形成的一个微针系统。近来年,笔者以腹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取得较好的疗效。指出在采取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只要根据病位的深浅,病程的长...
- 牛庆强张琳王彩霞
-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腹针疗法临床疗效
- 针药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女性更年期是因为绝经前后伴随着卵巢功能的减退,雌孕激素不断降低,自身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机能产生的一系列变化, 女性较为常见的更年期的突出疾病表现就是失眠,较为突出的表现特征就是入睡困难、容易醒、太早醒、醒后再想入睡较难等各种情况,长期失眠会导致更年期女性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症状会逐步加重,进而影响患者自身健康状况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长期以往发展下去,患者随着失眠症状的加重,也会慢慢产生认知能力下降,继而影响日常的生活和人际交往等.
- 王彩霞
-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长期失眠入睡困难失眠症状针药结合治疗雌孕激素
- 基于现代文献探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规律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系统了解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取穴规律。方法:以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查阅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相关资料,将所涉及穴位按头面、颈项、上肢、下肢和躯干的身体分部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时以头面部取穴最多,其次为四肢部,颈项部和躯干部的腧穴应用最少。结论: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以头面部腧穴为要,以四肢部配穴为辅;除此之外,为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今后的治疗中对颈项部腧穴的应用多加延展,充分发挥其通调头面气血的桥梁作用。
- 王彩霞潘伟娟郝重耀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灸取穴规律
- 火针温补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病理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观察火针温补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火针温补组4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成甲状腺功能减退模型,造模成功后,除空白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均继续给予维持剂量的丙基硫氧嘧啶,同时西药组给予0.08%甲状腺片混悬液灌胃,火针组用细火针点刺,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自来水灌胃,4 w后摘取甲状腺做病理检测。结果:病理检测显示,火针组和西药组大鼠镜下见甲状腺形态有明显改善,且接近正常。结论:火针温补法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具有保护作用,且与西药作用相当。
- 郝重耀王彩霞李新华郝世飞张天生
- 关键词:火针温补法甲状腺病理形态
- 运用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 <正>目的:观察腹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穴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患侧滑肉门、上风湿点(滑肉门穴外上5分)、外陵、下风湿点(外陵穴外下5分),健侧商曲、大横、气穴。伴语言謇涩配通里、廉泉;伴失语配水沟、太渊...
- 牛庆强张琳王彩霞
- 文献传递
- 梅花针叩刺治疗失眠50例疗效观察
- 作者以梅花针叩刺法治疗失眠总有效率达96℅,文章对此法做了全面详细的介绍.
- 田文海王彩霞冀来喜师爱玲
- 关键词:失眠叩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