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勇
-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信阳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文学更多>>
- 《第四十一》:走向女性主义中心的范例被引量:1
- 1995年
- 《第四十一》:走向女性主义中心的范例张培勇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传统阐释学向来注重对此作阶级性、生物性的论证,如果我们将其置人女性主义文评之中,其情形将是如何呢?视角的转换将会改变一切。法国后结构主义者克里斯多娃界定,“女性”是一种存...
- 张培勇
- 关键词:《第四十一》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运动女性意识《鲁滨逊飘流记》
- 论争与求解——谈后殖民主义的冲击与文化交流的困境被引量:3
- 1998年
- 后殖民主义是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谢幕声中异军突起的一股反中心价值观念的理论思潮,正以方兴未艾的势头由边缘向中心进发,冲击有序的社会;而且以凶猛的来势波及着东方乃至整个第三世界,产生跨文化的影响。同时,其以显著的霸权意识,实现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灌输。
- 张培勇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交流初探被引量:3
- 1997年
- 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突起于五、六十年代,以其“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打破学科界限,冲击着西方的主流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政治功用为学界所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意识形态属政治范畴,常态下的文化交往易随政治的需要而演变成为非常态下的文化渗透,导致强势文化向弱势文化的灌输,造成弱势文化发展的困境。寻求对策,摆脱困境,则是目前文化新形势下学者探讨的新课题。
- 张培勇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政治性
- 分享的世界 多极的介入——重解《第四十一》被引量:1
- 1993年
- 世界朝向多极发展。海德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分享的世界,一个被一种分享的理解用语言形式创造和保持的世界。因而理解具有语言性、历史性,又具有本体性。文学向来也不是封闭机制。“一部作品的真正意义(正如它表达给解释者的那样)不仅仅只是依赖于其作者和作者的最初读者所规定的因素。对作品意义来说,它也总是由解释的历史背景,即由历史客观进程的整体而决定的……。一部作品的意义超越其作者(所表达的意义)并非偶然而历来如此。因此,理解不是一个复述(作者所表容的意义)的过程,而总是一个创造作品意义的过程。”
- 张培勇
- 关键词:《第四十一》力比多红军弗洛伊德
- 印度神话的思维形态被引量:2
- 1992年
- 印度神话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灿烂的结晶。它的产生到成熟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自然神占主导地位。因陀罗是主神,掌管雷电,他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比较相似,其他还有火神阿耆尼,水神伐楼那,风神伐由,黎明神乌莎斯等,他们大多独自活动,主宰人类。这些神话故事主要保存在四部吠陀文献中,因此,这些神话被称为吠陀神话。此外,各种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中也收录了一些这类神话。经过民间流传和在流传过程中的增补完善,这类神话的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和扩展,而且,神的职责和性能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张培勇
- 关键词:印度神话因陀罗湿婆思维形态毗湿奴阿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