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建华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破裂
  • 1篇形态学
  • 1篇血肿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神经功能缺损...
  • 1篇内血肿
  • 1篇评分
  • 1篇缺损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急性颅...
  • 1篇网膜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傅建华
  • 3篇王茂武
  • 1篇江顺婷
  • 1篇伍健伟
  • 1篇何伟文
  • 1篇梁建峰
  • 1篇王其兵
  • 1篇陈燕红

传媒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形态学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51例(共611个)颅内囊性动脉瘤的病例资料,以动脉瘤破裂作为最后评定指标,分为破裂组(341个动脉瘤)和未破裂组(270个动脉瘤),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两组之间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载瘤动脉近端与动脉瘤长轴夹角(IA)、瘤体长与瘤颈宽之比(AR)、瘤体最大径与载瘤动脉平均直径之比(SR)、动脉瘤面积与瘤颈处动脉面积之比(S1/S2)、存在子瘤有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瘤颈宽〈1.7 mm(OR=2.318,95%CI=1.381-3.893,P=0.001)、存在子瘤(OR=12.512,95%CI=7.827-20.002,P〈0.001)、S1/S2〉2.1(OR=2.460,95%CI=1.408-4.300,P=0.002)为颅内囊性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脉瘤长、瘤颈宽、载瘤动脉平均直径、IA、AR、SR、S1/S2、存在子瘤是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危险因素。
傅建华何伟文王茂武陈燕红伍健伟梁建峰王其兵江顺婷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态学
83例老年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83例老年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法,探究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的策略。方法:选取近5年来本院收治的83例老年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对其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颅内血肿量与死亡率关系,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的死亡率随着患者的颅内血肿量的增加而增加。患者经过治疗后,GCS评分中良好及中残的患者分别占25.3%和32.5%,总和达一半以上,重残及植物生存状态患者分别占15.7%和4.8%。在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患者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和尿路感染,占到总数的70%以上。结论:老年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血肿清除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效果较好,部分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也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傅建华王茂武
关键词:老年外伤性急性颅内血肿
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各28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生存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均显著升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血肿穿刺外引流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傅建华王茂武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