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普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采用mNGS法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例被引量:5
- 2019年
-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人畜共患疾病,由布氏杆菌属引起,常侵犯肌肉和脊柱,形成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笔者于2018-05采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二代测序技术(m NGS)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例,报道如下。
- 曾敬赵洪普尹德龙郑兆宽吕玉明秦础强
- 关键词: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布氏杆菌病
- 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中的疗效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98名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鲑鱼降钙素治疗,治疗组的患者给予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为期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改变,VAS评分及ODI评分改善情况,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改变以及骨代谢指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和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改变。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1-4 (L1-4)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和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后,治疗组TGF-β1和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而IL-17及TRAC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联合鲑鱼降钙素提升COPD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状态和降低细胞因子水平,可以安全有效防治老年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
- 秦础强曾展鹏吕玉明赵洪普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症骨碎补总黄酮鲑鱼降钙素
- 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关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选择最佳的抗凝方案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其中,阿司匹林作为传统的抗凝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明确。近年来,有学者报道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认为阿司匹林与其他抗凝药同样有效。因此,本文对目前阿司匹林预防静脉血栓的机制、用量用法、并发症、疗效做一综述。
- 曾敬尹德龙赵洪普吕玉明杨展翔秦础强郑兆宽
- 关键词:阿司匹林膝关节关节成形术静脉血栓
- 骨质疏松症与SD大鼠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被引量:7
- 2018年
- 背景: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表明在导致骨性关节炎成的诸多因素中,也存在着导致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目的:明确骨质疏松对膝骨性关节炎发病产生影响。方法:将28只大鼠随机等分为骨性关节炎组和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大鼠行卵巢摘除建立骨质疏松模型,2组大鼠在骨质疏松模型建立后1个月,左膝关节内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诱导骨性关节炎模型,同时将2组大鼠右侧膝关节分别作为对照组和骨质疏松组。结果与结论:与右侧膝关节对比,2组大鼠左膝侧关节骨赘增生,且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关节炎症状更为严重。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组大鼠Mankin评分高于骨性关节炎组,且L_(1-4)骨密度低于骨性关节炎组。说明骨质疏松症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骨性关节炎的发展。
- 郑兆宽赵洪普吕玉明曾敬龚翼星黄健威
-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木瓜蛋白酶骨关节炎骨质疏松
- 老年人血清25-OH Vitamin D水平月份变化调查
- 目的 了解老年人血清25-OH VitaminD水平不同月份的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广州市内两家医院进行老年人共699例,其中女性212例,年龄(67.9±10.9)岁,女性487例,年龄(67.2±10...
- 赵洪普张正平陈新晖姚耀聪张振鸿
- 关键词:老年人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11月采用经椎弓根入路行PVP治疗29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严重压缩性骨折。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估术前后疼痛;术前及术后1周、12个月在X线片上测量椎体前缘、中部、后缘高度,评估椎体高度恢复及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情况。结果 2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23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渗漏患者均未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29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月。VAS术前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术后较术前恢复(P〈0.05),而椎体后缘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中部、后缘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严重椎体压缩性骨折近期疗效明显。
- 黎双庆杨波杨逸禧杨富国尹飚王簕赵洪普
-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识别和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提供循证医学的根据。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KNI)等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6月关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研究。排除研究对象为非成人的文献及结局指标与静脉血栓不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23篇文献,累计病例775 294例,其中10 325例静脉血栓,平均发生率(18. 29±0. 23)%。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0. 92,95%CI(0. 87,0. 97),I2=33%,P=0. 0030]、年龄≥80岁[OR=0. 85,95%CI(0. 76,0. 96),I2=68%,P=0. 0090]、术中止血带的使用[OR=2. 14,95%CI(1. 36,3. 38),I2=0%,P=0. 0010]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女性[OR=0. 95,95%CI(0. 85,1. 05),I2=59%,P=0. 32]、尼格罗人种[OR=0. 40,95%CI(0. 11,1. 48),I2=99%,P=0. 1700]、高血压[OR=1. 46,95%CI(0. 87,2. 45),I2=91%,P=0. 1500]、糖尿病[OR=1. 11,95%CI(0. 90,1. 37),I2=68%,P=0. 3300]、类风湿性关节炎[OR=0. 78,95%CI(0. 38,1. 56),I2=89%,P=0. 4800]、翻修[OR=1. 14,95%CI(0. 18,7. 25),I2=88%,P=0. 8900]、下肢静脉曲张[OR=1. 30,95%CI(0. 83,2. 04),I2=29%,P=0. 2500]、肿瘤[OR=1. 11,95%CI (0. 32,3. 92),I2=91%,P=0. 8700]、心脏疾病[OR=1. 19,95%CI(0. 37,2. 89),I2=98%,P=0. 9600]、肝肾疾病[OR=1. 19,95%CI(0. 84,1. 67),I2=0%,P=0. 3200]不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年龄≥70岁、年龄≥80岁、术中止血带的使用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险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更加关注以上相关危险因素,以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
- 曾敬赵洪普杨展翔张静云郑兆宽吴宝杰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META分析
- 胸腰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治疗
- [目的]探讨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伴有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共有患者31例,平均年龄68.3岁(61~84岁).
- 赵洪普吕玉明郑兆宽
- 关键词:胸腰椎体骨折骨质疏松
- 脊髓损伤增强α-肾上腺素受体的股动脉表达和反应性变化
- 2020年
- 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增强α-肾上腺素受体的股动脉表达和反应性变化。方法本研究共使用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脊髓损伤组(n=24)。在麻醉大鼠中,使用力校准体重下降装置在T10水平诱导持续性脊髓损伤。严重脊髓损伤后两周,测量股动脉血流,分析α-肾上腺素受体的血管舒缩功能和表达。利用蛋白质印迹分析α-肾上腺素受体蛋白表达量。通过组织形态学观察动脉组织情况。结果股动脉血流量在POD1几乎检测不到,在POD 7和14逐渐增加,然而,在脊髓损伤后14 d,股动脉血流量仍然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大鼠股动脉血流明显减少。脊髓损伤大鼠股动脉段对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苯肾上腺素累积增加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大鼠股动脉血管匀浆内层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上调。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髓损伤大鼠α-肾上腺素能受体蛋白水平明显上调;组织学测定结果表明,股动脉内侧层α-肾上腺素能受体表达增强,脊髓损伤大鼠股动脉HE染色显示相似的形态。结论肾上腺素受体在动脉平滑肌层的补偿表达增多的脊柱损伤水平下的延伸抗原,增强了对α-肾上腺素激动剂的响应性,并增强了自主异常发育的潜力。
- 秦础强朱翔曾展鹏赵洪普吕玉明曾敬
- 关键词:脊髓损伤Α-肾上腺素受体
- 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双动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 [目的]对比观察骨水泥固定型与生物固定型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按入院单数和双数日期把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年龄70~93岁,平均(76....
- 赵洪普吕玉明郑兆宽
- 关键词:生物型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