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世平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左心
  • 2篇X线
  • 2篇CT
  • 2篇病理
  • 1篇调制
  • 1篇调制技术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断层摄影
  • 1篇心动图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功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网
  • 1篇血管网织细胞...
  • 1篇血压

机构

  • 8篇四川石油管理...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8篇杨世平
  • 5篇朱兰
  • 4篇王聪
  • 4篇陈垦
  • 2篇凌洪
  • 1篇吴苾
  • 1篇刘洋洋
  • 1篇鲁昌立
  • 1篇黄子星
  • 1篇李正盛
  • 1篇宋彬
  • 1篇张跃康
  • 1篇王仕强
  • 1篇李正才
  • 1篇张云
  • 1篇李伟

传媒

  • 2篇西部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1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脑半球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小脑半球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的CT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7例资料完整的病例,回顾分析其CT表现和手术要点。结果:术前13例经CT诊断为本病,疑诊1例,误诊为脑膜瘤2例,误诊为胶质瘤1例;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小脑半球实体性血管网织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表现特征,术中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熟练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杨世平王仕强张跃康
关键词:血管网织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显微外科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用于前列腺癌诊断76例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进行MP—MRI方法检查,并对其进行病理检查,对结果的阴性和阳性进行对比。结果DCE—MRI检查序列对病灶检出率较DWI、T2WI和T1WI高;采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正确率为86.84%,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4.44%。结论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MP-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且能明显地显示癌灶周围组织情况,非常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陈垦刘洋洋杨世平朱兰
关键词:前列腺癌病理诊断
应用心电脉冲和四维管电流调制技术降低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辐射剂量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心电脉冲(ECG-pulsing)和四维管电流调制((CAREDose 4D)相结合的毫安调制技术对降低CT冠状动脉成像射线剂量的价值及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配合良好、心率控制在75次/min以下且心律齐的受检者68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2组,组1(34例)使用传统方法进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组2(34例)使用ECG-pulsing及CAREDose 4D技术。通过CT计算机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相应的有效剂量(ED)。获得的图像通过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对两组ED值及图像质量评分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1)组1和组2的ED值分别为(7.2±0.32)m Sv和(4.0±0.98)m Sv,组2比组1下降44%,2组间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99,P<0.01)。(2)组1和组2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平均评分分别为:(4.41±0.35)分和(4.38±0.37)分,2组之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3,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合理运用EGG-pulsing及CAREDose 4D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且不影响图像质量。
杨世平王聪陈垦朱兰李翼成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辐射防护
128层CT与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功能的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128层CT与超声心动图在定量评估左心功能方面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60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测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值及左室射血分数(EF),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8层CT和超声心动图所测得的各组左心功能数据相关性高(r值=0.75-0.89)。结论 128层CT在左心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与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各指标之间相关性高。一次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功能。
杨世平王聪朱兰陈垦李翼成
关键词:左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
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CT诊断
2009年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CT表现的认识,减少或避免误诊。方法选择25例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例,其中肺炎12例,肺结核8例,肺真菌感染5例,分析其肺部CT表现。结果肺炎CT表现:大叶性肺炎为按叶或段分部的大片实变阴影;小叶性肺炎为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点片状影,50%的病灶分布在中上叶等不典型部位,常合并肺脓肿;肺结核:CT均表现为活动性病灶,32%的病灶在少见部位;肺真菌病:CT表现为大片实变,内有多发空洞,及特征性的肺曲菌球。结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相对于普通肺部感染有其自身的影像学特点。CT能很好地显示肺部感染病变,有助于准确及时的诊断,更好地指导治疗。
杨世平王聪朱兰陈垦李正才李伟凌洪
关键词:糖尿病肺部感染计算机断层摄影
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与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与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急性左心衰病人112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2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硝普钠,观察组给予持续静脉泵入乌拉地尔,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 h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治疗1 h后2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变化的差值较对照组改善(P<0.05),但2组心率、舒张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端脑利钠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端脑利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与硝普钠相比,经静脉泵入乌拉地尔在治疗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云张蜿莉李正盛王心群杨世平
关键词:心力衰竭高血压乌拉地尔硝普钠
肺亚实性结节的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等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肺亚实性结节(SSN)CT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等级的相关性。方法我院110例SSN患者,均行胸部高分辨率CT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对肺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另根据病理结果将肺腺癌患者分为AIS+MIA组与IAC组,比较两组肺窗结节体积(WNLW)、阈值=-300 HU时结节实性成分体积(SCT)、肺窗结节实性成分体积(SCLW)、纵隔窗结节实性成分体积(SCMW)等CT定量特征指标,分析上述定量特征,获取病理等级独立预测因素,对其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CT诊断良恶性SSN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37%、93.75%、91.41%;AIS+MIA组WNLW、SCT、SCLW、SCMW均低于IAC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CT是恶性SSN病理等级的独立预测因素;SCT≥138 mm^3时,对IAC诊断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82%、94%。结论 CT诊断SSN良恶性价值大,SCT对AIS、MIA与IAC鉴别有重要意义。
王聪朱兰杨世平郭扣松凌洪
关键词:CT影像学特征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附8例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 of pancreas,SPTP)的CT表现。方法观察8例SPTP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8例SPTP均为单发、外突性生长的囊实性肿块,其中4例呈类圆形,2例呈卵圆形,2例呈浅分叶状。增强后4例肿瘤实性部分轻中度强化,动脉期与门静脉期无明显差异。7例包膜完整,5例见壁结节,2例伴出血,5例伴钙化,1例伴胰管扩张,1例伴肝脏转移,1例伴胃后壁受侵。8例镜下见假乳头状结构以及出血、坏死及囊性变。结论 SPTP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反映其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杨世平鲁昌立黄子星宋彬吴苾
关键词:胰腺肿瘤实性假乳头状瘤X线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