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松

作品数:7 被引量:87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电力
  • 3篇信息系统
  • 3篇输电
  • 3篇线路管理
  • 3篇管理信息
  • 3篇管理信息系统
  • 2篇电力市场
  • 2篇输电线
  • 2篇输电线路
  • 2篇输电线路管理
  • 2篇电线路
  • 1篇大用户
  • 1篇电力大用户
  • 1篇电力工业
  • 1篇电力系统
  • 1篇电力线
  • 1篇电力线路
  • 1篇电网
  • 1篇动态任务分配
  • 1篇多机器人

机构

  • 7篇重庆大学
  • 2篇国网四川省电...
  • 1篇德阳电业局
  • 1篇内江电业局

作者

  • 7篇谢松
  • 4篇陈刚
  • 3篇王超
  • 2篇唐茂林
  • 1篇周波
  • 1篇刘劲
  • 1篇刘静
  • 1篇王彤
  • 1篇伍洲

传媒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篇电网技术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电力信息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1
  • 1篇2005
  • 4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博弈论的电力大用户直接购电交易研究被引量:58
2004年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启动和逐步发展完善,电力大用户直接购电将成为必然趋势。开展直购问题的研究,尤其是交易各方的利益博弈问题,将对电力市场发展完善起着重要作用。针对电力大用户直购的情况之一——单一电力大用户与单一发电商的购(售)电交易,利用博弈理论中双向拍卖和序贯谈判的相关知识,研究了双方在交易中的利益博弈问题,并提出其博弈的数学模型和算例分析,为未来电力大用户直接购电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陈刚王超谢松周波唐茂林
关键词:电力市场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博弈论
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2004年
电力公司输电线路管理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管理是电力市场发展的要求,这里作者以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的四川省内江电业局东兴供电局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为例,从系统功能模块分析及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平台设计3个方面,提出了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思想和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电力输电线路管理部门利用该系统,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控制、对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使输电线路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管理的轨道,提高了生产效率。
王超谢松陈刚
关键词: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电网电力系统
高等学校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
从1999年的高校全面扩招开始,我国的高等学校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代。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高校建设投入的增大,建设的效益问题也日渐突显。如何判断高校建设是否达到了原有的目标,是否满足投资者和学校对项目的要求,对高校...
谢松
关键词: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
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被引量:9
2004年
阐述了供电局输电线路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分析、数据库、系统平台3个方面的设计。提出系统结构设计采用工程原型法;数据库作为MIS的核心和基础,采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开发;系统平台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并从操作系统、开发平台、网络平台及其实现方式加以详细说明。介绍了一个输电线路MIS开发、设计的实例,实际应用表明,输电线路MIS对输电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控制、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科学管理发挥了作用,该系统设计可行。
唐茂林王超陈刚谢松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电力市场下阻塞费用分摊方法研究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输电网开放程度加大,跨区域输电交易也将日益增多,特别是我国大区域联网乃至全国联网、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实施,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潮流分布和系统稳定性的不可预测性。同时,电力交...
谢松
关键词:电力市场输电阻塞阻塞管理费用分摊
文献传递
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7
2004年
传统的以人工为主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电力线路管理模式已日益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有效的软件工程方法,建立电力线路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文中以四川电力公司东兴供电局线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说明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详细阐述了主界面、线路档案管理、线路查询统计及数据库的设计实现。
陈刚谢松刘劲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电力线路线路管理生产管理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和动态任务分配的多机器人斜拉桥维护协同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人工势场和动态任务分配的多机器人斜拉桥维护协同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桥梁的三维点云数据,并建立机器人;2)将三维点云数据转换为栅格地图,并将桥墩、桥底和障碍物信息标记在栅格地图上,建立桥梁的三维模型;3...
谢松刘静伍洲 解方方王彤 翟嘉磊 曾嘉怡 杨欣然 张怡婷 林子杨 王雨佳 曹佳媛 王家妍 刘雨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