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
- 作品数:79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近代文化史与中外文化交流
- 1985年
- 文化史的研究非常重要,记得我们的老师翦伯赞先生曾经说过:“经济是历史的骨骼,政治是历史的血肉,文化艺术是历史的灵魂。”他还告诫我们:“不要把历史写成一个无灵魂、无生命的东西。”可是,现在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和教学,大多主要讲政治史、阶级斗争史。
- 王晓秋
- 关键词: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日本文化外来文化外国文化
- 试论丝绸之路精神与“一带一路”理念被引量:2
- 2018年
-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议,这个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如今,“一带一路”构想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个规划出新时代世界宏伟蓝图的倡议,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工程,从初哀、构建、实施、目标、困难、风险等各方面都需要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设计。除了政府的决策,民间学者对此怎么看?学者们有何智慧和思想可以贡献?为此,2017年11月4日上午,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以“新时代宏伟蓝图:‘一带一路’倡议”为题,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举行第三届“北大民盟沙龙”。本次沙龙发言人均为北大学者,大家从历史、文化、传播等多角度探讨了“一带一路”这一新时代的重要国策。
- 王晓秋
-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国际社会斯坦纳
- 孙中山与北京大学被引量:4
- 1996年
- 孙中山与北京大学王晓秋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生前就深受北京大学师生的敬仰和爱戴。1924年3月5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公布了一次饶有趣味的民意测验结果,这是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习会在北大二十五周年校庆纪念日对北大学生作的民意调查。问卷的第六题是:“...
- 王晓秋
- 关键词:孙中山五四运动大学校长大学学生北京学
- 试论清末京城立宪派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往对清末立宪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京外各省及海外的立宪派士绅,实际上当时在北京政坛上也活跃着一股京城立宪派势力。本文以汪荣宝等人的活动为中心,论述京城立宪派的构成与代表人物,其活动特色和影响,以及他们在辛亥革命前后的应变态度。
- 王晓秋
- 关键词:清末立宪派
-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历史
- 2005年
-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此时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更好地总结历史,认识现实,创造未来。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段历史呢?我想谈谈下面三点看法。第一,我们要认识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 王晓秋
- 关键词:总结历史中国抗日战争日本军国主义战争罪行
- 谈学风问题
- 2002年
- 近来学风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学术界以致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我认为,我们不仅应该充分揭露学风不正、学风败坏的各种现象,认识其危害性,而且还应冷静深刻地剖析和思考其产生的原因和根源,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纠正措施.当前学风不正和学风败坏有很多表现,略举几种.
- 王晓秋
- 关键词:学风问题博士生博士研究生
- 日本的对华心态与中日关系
- 本文对日本从岛国心态到神国心态、从“海外雄飞,心态到“脱亚入欧”心态、从不认罪心态到不平衡心态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日本的对华心态与中日之间的关系。
- 王晓秋
- 关键词:外交政策中日关系可持续发展
- 文献传递
-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初探被引量:12
- 2001年
- 18 8 7年清政府通过考试选拔 ,派遣 12名游历使分赴世界四大洲二十多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游历使们撰写了几十种外国调查研究报告和海外游记。这是 19世纪 80年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 ,对中国人认识世界、学习西方、推动改革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都有一定积极意义。可是国内至今尚未见到对此事的专题研究。本文根据各种游历使著述及档案、报刊、日记等史料 ,对其进行初步的考证 。
- 王晓秋
- 关键词:考试晚清
- 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被引量:9
- 2001年
- 民国初年北京大学的这一段重要历史 ,以往很少有人关注和深入研究。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如何改名为北京大学校。民国元年 ,孙中山、梁启超对北大师生作过两次精彩演讲。在 1912— 1913年间 ,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竟然两次面临被停办或裁并的生死存亡境地 ,并发生多次学生风潮。首任校长严复和广大师生竭力挽救并改革北大 ,功不可没。北大在民初的曲折发展 。
- 王晓秋
-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国初年
-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观差异
- 以往对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比较集中于留日学生和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翻译传播等方面。关于中日文人、官员之间的交往,则偏重于介绍他们如何利用东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特性,如进行汉诗唱和、汉文笔谈等史实。然而这些文化交流中发...
- 王晓秋
- 关键词:森有礼价值观差异中日文化交流中日文化交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