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苗苗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儿童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 增强儿科临床医生对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STS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2例STSS患儿既往体健,均有发热,1例以咳嗽、气促、呼吸费力为主要症状,另1例主要表现为皮疹、肢体肿胀.2例患儿病情均在数小时内迅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抗感染及其他综合治疗,2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本病临床上并不多见,且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变化较大,只有早期识别、诊断本病,才能进行有效治疗.
- 林苗苗何时军
- 关键词: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皮疹儿童
- 2008—2016年我院手足口病肺出血患儿发病时间与五运六气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传染性强,短期内即可造成大流行。属中医“时疫”和“温病”范畴。手足口病绝大多数1周内痊愈,具有自限性,但是,一旦并发神经源性肺出血,即便应用呼吸机,多于数小时内心跳骤停,病情发展突然,对儿科医生是巨大挑战。
- 何时军张小鸥林苗苗吴洋洋
- 关键词:儿童
- 24例23SrRNA A2063G基因突变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 分析23SrRNA A2063G基因突变引起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能力。方法 对36例MPP患儿痰标本进行MP-DNA及23SrRNA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在此基础上分为24例大环内酯类耐药组与12例大环内酯类敏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治疗等资料。结果 36例MPP患儿中24例检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基因,均为23SrRNA V区A2063G突变,12例为大环内酯类敏感组。大环内酯类耐药组患儿在住院时间(P=0.025),总咳嗽时间(P=0.035),总发热时间(P=0.008),抗生素治疗后发热时间(P=0.010)及病程(P=0.048)方面均高于大环内酯类敏感组。大环内酯类耐药组患儿白细胞计数及CRP较大环内酯类敏感组更高。大环内酯类耐药组12例患儿仅应用大环内酯类治疗5 d内体温消退,3例需改用喹诺酮类抗感染;另10例联合激素,6例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所有患儿预后良好。大环内酯类敏感组8例患儿在大环内酯类治疗后12 h~3 d体温消退。结论 相比大环内酯类敏感组,23SrRNA A2063G基因突变引起的耐药MPP患儿在住院时间、总咳嗽时间、总发热时间和抗生素治疗后发热时间、病程上更长,白细胞计数及CRP更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部分耐药MPP治疗有效,病情严重者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或根据病情酌情更改抗生素。
- 施李芬陈俐丽余坚林苗苗何时军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耐药糖皮质激素
- 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该院住院的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多巴胺和米力农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多巴胺,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儿中症状典型的有16例(38.09%),症状不典型的有26例(61.91%),在动态观察的过程中都有肝脏增大、肺部哕音。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伴心力衰竭的早诊断和早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多巴胺和米力农联合用药治疗此病见效快且安全。
- 林苗苗
-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
- 不同类型标本人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在婴幼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标本人巨细胞病毒核酸(HCMV DNA)检测在婴幼儿肺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94例疑似HCMV感染的肺炎患儿,同时采集其血液、尿液、痰液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MV DNA载量;比较不同类型标本间的差异,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194例肺炎患儿血液、尿液、痰液的HCM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 46%,40. 21%和41. 24%,不同类型标本HCM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痰液标本阳性率最高。有30例患儿的血液、尿液和痰液标本HCMV DNA均为阳性,HCMV DNA载量对数M(P25~P75)分别为3. 76(3. 04~4. 14)、4. 78(3. 90~5. 16)和6. 86(5. 62~7. 20),不同类型标本HCM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痰液为最高。22例患儿在接受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痰液HCMV DNA载量明显下降,其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婴幼儿肺炎中的HCMV感染率不低,需引起儿科医生高度重视。痰液HCMV DNA检测更适用于婴幼儿肺炎HCMV感染的诊断及抗病毒治疗疗效监测,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余坚杨祖钦王慧燕刘秀静林苗苗陈占国
- 关键词:痰液尿液人巨细胞病毒婴幼儿肺炎
- 外源性硫氢化钠对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PGC-1α和Nrf2水平的影响
- 黄爱蓉金益梅何时军林苗苗夏小娇陈晓丽刘磊
- 油脂吸入性肺炎16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油脂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住院确诊的16例油脂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儿均有明确的矿物油误服史.4例无任何临床表现;10例出现发热,其中8例于误服矿物油后4~8h内出现,体温均39.0 ~ 40℃;12例有症状患儿在误服30 min内出现喘息2例,气促6例,发绀l例,呼吸困难3例,呻吟不安2例;伴发胸痛l例,头痛伴脑电图异常1例;体格检查闻及肺部哕音6例.血常规示白细胞增多10例,C-反应蛋白升高7例.6例患儿于误服后24 h内行胸部CT检查均发现异常,最早见于误服后2 h;9例行胸部X线片均发现异常,最早见于误服后3h;1例于误服后2~3h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3d后复查异常.所有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4例接受了肺泡灌洗,3例输注白蛋白针,6例输注丙种球蛋白针.其中有3例患儿诊断及激素治疗延误,出现病情加重,2例明确继发感染.最终12例患儿肺部达到基本或完全吸收,历时8d~5.5个月.结论 儿童油脂吸入性肺炎多见于误服矿物油后.大多数患儿在吸入24h内均能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早期行胸部CT检查有助于诊断.激素治疗能加快病变吸收.
- 革丽莎陈泗虎林苗苗夏小娇金益梅何时军
- 关键词:矿物油儿童
- 中医病房文化建设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中医病房文化建设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医院儿科病房管理住院治疗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房管理,观察组于常规病房管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病房文化建设。比较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诊疗特色文化建设、病房医德文化建设、科研氛围、环境体系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病房文化建设应用儿科病房管理中,可提升病房管理质量,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患儿满意度。
- 林苗苗白美娇
- 关键词:儿科护理病房管理
- 温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肝损害的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温州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征,从而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方法对23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进行肝功能、MP-DNA和MP耐药性等检测,回顾分析临床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234例MPP患儿中有24例合并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10.26%;47例肺炎支原体23S rRNA基因未发生突变,为大环内酯类敏感肺炎支原体(MSMP)感染,其中1例合并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2.13%;187例肺炎支原体23S rRNA基因发生点突变,均为A2063G突变,为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RMP)感染,其中23例合并肝损害,肝损害发生率为12.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合并肝损害患儿的住院时间、CRP、LDH均高于肝功能正常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MP感染合并肝损害并不罕见,尤其是MRMP感染更易导致肝损害,病程相对较长,需引起临床儿科医生高度重视。
- 陈俐丽林苗苗王慧燕陈晓晴余坚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基因突变肝损害儿童耐药
- STIM1/TRPC1复合体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后修复中的调控作用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质交联分子1(stromal interaction molecule 1,STIM1)/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复合体在川崎病免疫性冠状动脉损伤后修复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新昌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73例,合并冠状动脉损伤(观察组)34例与未合并冠状动脉损伤(对照组)39例。采用Real-time PCR检测STIM1、TRPC1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WB法)检测STIM1、TRPC1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检测STIM1、TRPC1相互作用。结果观察组STIM1 Real-time PCR表达(0.54±0.12),低于对照组(0.87±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20,P<0.05)。观察组TRPC1 Real-time PCR表达(0.37±0.10),低于对照组(0.76±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6,P<0.05)。观察组STIM1表达相对灰度值(0.43±0.09),低于对照组(0.8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90,P<0.05)。观察组TRPC1表达相对灰度值(0.30±0.08),低于对照组(0.67±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90,P<0.05)。结论STIM1/TRPC1复合体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后修复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呈低表达。
- 俞秀英王玲玲林苗苗
- 关键词: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