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琳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心电标测图对心肌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被引量:4
- 1996年
- 目的:探讨心电峰值标测图(EPM)对原发性心肌病(CM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应用EPM对CMP(n=64)、心肌梗死(n=80)、高血压病(n=43)和克山病(n=31)作QRS-T等电位图和R等时图分析。结果:CMP的特征为异常Q图、多R、多S中心和R图凹陷;R、S或Q中心电位值异常增大;T图分布异常;R等时线延迟。心肌梗死的特征是异常Q图周围有梗死周围阻滞。高血压病常见Q图和T图局部异常,克山病常见Q图异常、多S中心和T图异常。结论:根据EPM的表现有助于对CMP作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 王小寅刘伟左琳闻颖梅
- 关键词:心肌病
-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预处理的核磁共振研究被引量:4
- 2000年
- 缺血预处理 (IPC)是一种肌体对长时间缺血产生耐受性的处理技术。应用核磁共振表面线圈技术获得大鼠心肌在灌流的不同阶段的 31 P谱 ,可以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对缺血 /再灌注心脏进行连续、动态、无损伤的检测 ,从含磷代谢物的转化对缺血预处理产生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 ,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并不是通过有利于心肌内 ATP和 PCr(磷酸肌酸 )恢复的水平来体现的 ,而是在缺血期通过缓和 p Hi(胞内 p H)值的突然变化和 ATP的大量消耗以及通过 p Hi 值和 ATP的尽快恢复来减轻心肌组织结构在缺血期产生的严重损伤 。
- 闫永彬罗雪春张日清王小寅左琳刘伟
- 关键词:表面线圈缺血预处理能量代谢
- 线粒体遗传密码及基因组遗传密码的对称分析被引量:16
- 2002年
- 病毒、细菌和真核生物的氨基酸编码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 ,表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来源。但人和牛的线粒体的遗传密码和基因组的遗传密码相比 ,出现以下不同 :(1)ATA编码甲硫氨酸M而不是异亮氨酸I。(2)TGA不再是终止密码子X而编码色氨酸W。(3)AGA和AGG不再是精氨酸R的密码子而变为终止密码子X。应用高维空间拓扑分析的方法 ,对线粒体遗传密码和基因组遗传密码的6维编码空间进行对称性分析 ,得到如下结果 :(1)线粒体遗传密码的起始密码子是2个而不是1个。(2)线粒体遗传密码的终止密码子是4个而不是3个。(3)线粒体遗传密码空间只有2、4、6三种偶数简并度而没1、3两种奇数简并度 ,表明其对称度较高。(4)线粒体遗传密码空间除丝氨酸S分成两个平行的子空间之外 ,终止密码子X亦分成两个平行的子空间 ,表明其连通度较低。(5)线粒体遗传密码与基因组遗传密码相比 ,共有3个简并平面出现变异 ,即 :1001λλ(M和I) ,011λ1λ(W和X) ,以及1011λλ(S和X或S和R)。(6)基因组遗传密码的1、3两种奇数简并度可能来源于线粒体遗传密码的1001λλ平面和011λ1λ平面的对称性破缺。
- 陈惟昌陈志华王自强刘伟左琳
- 关键词:基因组线粒体遗传密码高维空间简并度对称破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