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永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甘肃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矿业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榆中县金崖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方案优选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对榆中县金崖镇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进行初步方案设计与优选,根据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利用分区并采用局部地势区域平整方法设计2种规划方案。从2种规划方案实施所产生的工程量、施工投资、施工难易度、公众意愿、新增耕地等因素对比可以看出,方案Ⅱ优于方案Ⅰ,设计更为科学。
- 郝雯陈英冯永忠
- 关键词:土地整理工程设计
- 胡同式与靠崖式废弃窑洞宅基地复垦后土壤理化性质比较被引量:4
- 2014年
- 对西峰区废弃窑洞宅基地复垦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靠崖式和胡同式废弃窑洞宅基地复垦后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通透性较好;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靠崖式废弃窑洞宅基地高于胡同式窑洞宅基地,0~60 cm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无明显差别。
- 缐国敏冯永忠刘学录
- 关键词:宅基地复垦土壤理化性质
- 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与实施效应研究——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
- 2018年
- 窑洞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以甘肃陇东地区和陕西北部地区最为典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窑洞采光较差、通风不良、潮湿易霉等问题逐渐凸显,现仅存少数用作住宅、旅游景观,大部分都已废弃闲置。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位于甘肃省西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质地貌,窑洞分布广泛。同时,西峰区也面临着人均耕地少、建设用地利用浪费、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复垦废弃窑洞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分析西峰区窑洞废弃现状和类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窑洞制定相应的复垦方式,运用AHP法和模糊综合评判从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等方面对复垦实施后产生的效应进行评价,以期为当地废弃窑洞的合理复垦和经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尤凤冯永忠缐国敏张雅涵
- 关键词:黄土高原区复垦技术
- 浅析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被引量:3
- 2013年
- 土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工程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针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需进行矿区土地复垦,使遭到破坏的土地,能够恢复其利用价值。本文就对矿区土地复垦以及复垦的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
- 韩玉萍陈英冯永忠
- 关键词:土地复垦
- 黄土高原区废弃窑洞复垦与实施效应研究--以甘肃省西峰区为例
- 窑洞一直是黄土高原人们居住的主要形式,以甘肃陇东地区和陕西北部地区最为典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窑洞采光较差、通风不良、潮湿易霉等问题逐渐凸显,现仅存少数用作住宅、旅游景观,大部分已废弃闲置。本文选取的研究区位于甘肃...
- 尤凤缐国敏冯永忠张雅涵郭思岩
- 关键词:黄土高原区复垦技术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废弃窑洞土地复垦的适宜性评价被引量:9
- 2012年
- 采用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选择了有效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污染程度、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坡度和地表稳定性8项指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废弃窑洞土地复垦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胡同式废弃窑洞,除土壤有机质为中等适宜等级外,其余7项指标均达到非常适宜等级;靠崖式废弃窑洞的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地表坡度、地表稳定性4项指标为中等适宜等级,其余4个评价指标均达非常适宜等级,两种类型的废弃窑洞均适宜进行土地复垦;土壤性质对两种类型的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均没有明显的限制,但在土地复垦工程和复垦后的土地利用中需要考虑改善土壤有机质的措施;地表坡度和地表稳定对胡同式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不存在限制性影响,但对靠崖式废弃窑洞的土地复垦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影响,需要采取工程以及生物措施来改善地表坡度和塌陷对复垦后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
- 冯永忠陈亚伟缐国敏刘学录岑国璋
-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
- 加强国土规划立法,实行“多规合一”,改革完善国土规划管理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 编制国土空间综合规划,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土地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层面上的重要约束与宏观调控手段,对协调人口、资源与环...
- 李伟元冯永忠张天中
- 关键词:国土规划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评价不同利用类型废弃窑洞复垦的适宜性,在甘肃省西峰区随机选取胡同式和靠崖式废弃窑洞样点6个,布设剖面15个,采集土样150个,以研究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窑洞利用方式对土壤质地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对土壤容重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容重在窑洞利用过程中均显著增加,增加的幅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两种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相似,均呈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在土壤表层(小于20cm)的范围内,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对照;20cm以下的土层,废弃窑洞的土壤水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建议废弃窑洞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用恢复土壤结构、改变土壤孔隙性等有利于土壤利用天然降水的农艺措施.
- 陈亚伟冯永忠郭思岩缐国敏
- 关键词:复垦土地利用土壤物理性质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