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8年青海省农村饮用水中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的现状调查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掌握青海省农村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的分布特征,对农村饮用水水质进行评价,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全省8个市(州)水样进行采集、运输、保存及检测,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各市(州)的氯化物、硫酸盐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 052、115. 861,P <0. 05),饮用水中氯化物、硫酸盐达标率分别为98. 0%、96. 7%;各市(州)的硝酸盐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 070,P <0. 05),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各市(州)部分水样氯化物、硫酸盐浓度超标。有关部门应加强监测,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 王瑾杨君胜吉秀亮
-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
- 2013年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总放射性水平检测及评价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装置对12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总放射性水平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水样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在Ⅰ-Ⅲ类;34.71%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属于Ⅰ-Ⅲ类,65.29%水样总α放射性活度浓度在Ⅳ类。深井和泉水饮用水源总α、总β放射性活度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 吉秀亮王瑾郭学斌
- 关键词:总Β放射性地下水
- 2013年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卫生检测及评价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方法于2013年对青海省361个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卫生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铜、锌、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镉、铬、铅、硒、氰化物指标均在Ⅰ~Ⅲ类;p H值、铁、耗氧量指标在Ⅰ-Ⅳ类。泉水、浅井和深井饮用水源的臭和味、硫酸盐、总硬度、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指标Ⅰ-Ⅳ类所占百分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臭和味=15.855、χ2硫酸盐=7.559、χ2总硬度=10.709、χ2氯化物=13.006、χ2溶解性总固体=8.140、χ2亚硝酸盐=8.447,P〈0.05)。泉水、浅井和深井饮用水源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Ⅰ~Ⅳ类所占百分比大于浅井、深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3,P〈0.05)。结论青海省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较好。
- 吉秀亮王瑾郭学斌
- 关键词:地下水水质
- 2009-2017年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了解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为供水系统健康运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海省2009-2017年检测的农村供水水质数据,对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9-2017年青海省检测农村供水水样合计24 643份,总硬度均值(258±123) mg/L,合格率为97. 13%,溶解性总固体均值(445±289) mg/L,合格率为98. 73%。2009-2017年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变化比较缓和。不同水源类型和市(州)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9-2017年青海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指标基本稳定。
- 王瑾杨君胜吉秀亮
- 关键词:总硬度生活饮用水农村